|
|
9日墜落在竹溪縣天寶鄉茅草坪境內的殘骸。通訊員 胡顯才 攝 本報訊(記者 海月 通訊員 胡顯才 記者 高道飛)一個疑似衛星火箭整流罩殘骸的巨型物體,9日在十堰竹溪縣降落時被村民發現,昨日,記者從當地政府了解到,殘骸現處于原地保護狀態。 據了解,8日,竹溪縣天寶鄉政府曾接到竹溪縣政府辦通知,稱9日11時至13時,預測有衛星殘骸將落入天寶鄉境內,請當地密切關注動向。當日11時36分左右 據現場目擊者稱,該殘骸為外形似小船,主體部分為白色,長約9m、寬約2m、高約1.5m,內側多處標有字母和數字編號標記,主體部分保存完好。殘骸降落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據統計,從2003年至今,火箭發射殘骸已有6次墜入十堰市所轄的竹山縣、竹溪縣、鄖西縣境內。 “天外來客”為何頻頻光顧鄂西北深山?記者就此做了專門調查。 殘骸墜入鄂陜無人區 屬設計要求 2008年12月15日11時30分許,一個半圓形金屬飛行物自天而降,墜落到竹溪縣天寶鄉錦源村查家沖,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13分鐘后,同樣一個半圓形金屬飛行物墜落在竹山縣官渡鎮深山。兩個墜落點相距僅50公里左右。不少人認為,這就是當天我國“遙感衛星五號”升空后墜落的殘骸。 兩個月前,竹山縣得勝鎮也墜落過兩個金屬飛行物,經專家確認,系我國“實踐六號”衛星運載火箭殘骸。 據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有關專家解釋稱,這是事先設計了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后,其殘骸要散落在鄂陜交界的深山無人區。如2008年10月25日9時1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3組2顆空間環境探測衛星送入太空。20分鐘后,運載火箭殘骸在竹山縣得勝鎮八道村三組成功找到,并順利收回。 據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當時墜落下來的是火箭發動機。其墜落位置與火箭發射前測算的位置一模一樣,一點也沒有偏差,是非常完美的一墜。 2009年12月15日,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中國遙感衛星八號”和“希望一號”兩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部分殘骸墜降在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 殘骸無毒無害無污染 回收價值小 此前的5年間,還有兩次關于“天外來客”光顧鄂西北深山的記錄。 2003年10月21日11時許,竹溪縣泉溪鎮遼湖農場的朱某聽到天空傳來響聲,抬頭一看,一銀白色火箭筒狀物從天而降,落地后摔成4片,每片長約8米,寬約4米。上面標有YCHY等字母。 據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科研一部部長翁偉梁介紹,當日11時16分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4E號運載火箭,將中巴第二顆“資源1號”及中國“創新1號”小衛星送入太空,翁偉梁是此次火箭發射的副總指揮。翁偉梁說,墮落在竹溪縣境內的“火箭筒”是承載兩顆衛星的火箭外面的整流罩,因為天氣風向等原因,最終墜落在了湖北竹溪縣境內,墜落地點只偏離理論墜落地點40公里,完全正常。因該物無毒無害無污染,也沒有太大的回收利用價值,故未加以保護。 2004年9月9日上午10時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同時將兩顆“實踐六號”空間環境探測衛星送入太空。當日上午,竹山縣得勝鎮內即落下一批金屬物,沒有造成人員、財產損失。經確認,墜落于竹山縣的這批金屬物,正是“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箭體拋棄物。 無主衛星殘骸引官司 “倒爺”獲勝 “天外來客”頻頻光顧鄂西北深山,還曾鬧出一樁官司 2004年9月,墜落在竹山縣得勝鎮境內的一批金屬物殘骸,被一村民拾得。由于該衛星沒有回收價值,發射方承諾拾到者可自行處理。家住該縣大廟鄉的村民韓某得到這一信息后,便與拾得者商談,并以3000元的價格購得。因其無錢支付,遂電話告知熟人劉某,稱其有一衛星殘骸,愿意轉賣,價格面議。 9月10日,劉某應約前來,雙方經協商這樣計算殘骸:按鋁950公斤,單價7元/公斤;鐵50公斤,單價4元/公斤計算,計款共6850元,當日貨款兩清。韓某用其中的3000元支付給該村民,其余3850元據為己有。次日得知詳情后,劉某以衛星殘骸不全是鋁,韓某欺詐為由,將韓某訴至法院,要求退貨并返還貨款。 2005年2月,這起由“天外之物”引發的官司在竹山縣法院審理。結果,“倒爺”韓某贏了官司。 竹山縣法院審理后認為,原、被告均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本案中,原告作為買方,在驗貨交款時,已知衛星殘骸中的成分不全是鋁而付款收購,并實際履行,其買賣合同成立。原告提出反悔,不符合法律規定,遂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