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昨天從青島市人社部門獲悉,今年三季度,全市人才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531場,通過多渠道的市場化配置手段為14954家企業提供了招聘服務,提供崗位18.9萬個,同比下降9.43%。三季度有35.9萬人進場求職,求職人數同比增長2%。統計顯示,三季度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平均招聘工資每月1851元,同比增長26.78%。據悉,去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8549元,平均到每月工資為237 市場招聘工資每月1851元 三季度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平均招聘工資1851元/月,同比增長26.78%,環比增長7.62%。其中,律師、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煉膠工等工種招聘工資較高,平均每月超過3000元。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工資一直在漲,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一些低端行業也跟著水漲船高,工資相應得到了提高。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用工荒”,以前企業從不為用工發愁,如今逐漸出現了用工荒,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因此采取了漲工資的辦法。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工資上漲比較快,三季度和四季度將比較平穩。 企業招聘需求趨緩 從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統計數據看,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從行業分布看,制造業崗位20156個次,占41.11%,同比下降40.19%,環比下降6.87%;服務業崗位49339個次,占57.36%,同比增長4.50%,環比下降10.63%。 從全市人才市場各季度企業招聘需求看,第三季度人才市場提供崗位數比第二季度減少了14097個。第二季度是春節后求職高峰期的延續,雖然需求量少于第一季度,但企業會延續高峰期的招聘熱情,特別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選擇在第二季度發布人才需求信息,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第二季度的人才需求量。進入第三季度,企業的年度人才整體招聘計劃都已大部分完成,工作重點從人才招聘轉移到人才培養和使用方面,再加上人員流動頻率放緩,使得第三季度的人才需求量相比二季度,有所減少。同時,據市人才市場對招聘會的市場調查和招聘回訪顯示,分布在全市各行各業且數量眾多的民營、私營等中小型企業是吸納人才的主力軍,能夠吸納職場上85%的人才。 市場供需排名 按企業需求專業排名前十位的是:機械制造與設計、土建、經濟、信息與電子、企業管理、文學、化學、藝術、醫藥衛生、食品。 按人才供給專業排名前十位的是:經濟學、信息與電子類、藝術、機械制造與設計、企業管理、文學、土建類、工程管理、交通運輸類、法學。 按企業缺工工種排名前十位的是:操作工、餐廳服務員、營業員、縫紉工、業務員、收銀員、客房服務員、制鞋工、銷售經理、保潔員。 按求職人員求職意向排名前十位的熱門工種是:文員、人事勞資人員、出納、財會人員、機動車駕駛員、工程技術人員、保管員、管理人員、行政辦公人員、計算機操作員。 財會類辦事類成熱門 全市人力資源市場數據顯示,三季度,市場供給缺口6506個,同比下降38.23%。從缺工情況看,服務類、操作類工種用工缺口大。從求職人員情況看,財會類、辦事類工種為市場求職熱門工種。 從今年的總體數據來看,全市人才市場前三季度有1.69萬余家用人單位提供畢業生類崗位16.28萬個,占崗位總量的44.28%,同比增長1.25%。通過調查發現,市場中諸如投資類、評估類等需要有工作經驗的崗位,也開始對畢業生敞開大門。從對求職者的抽樣調查來看,專科學歷求職者占總數的43%,本科學歷求職者占36%。專、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心態與往年相比有了明顯的改善,求職定位比較清晰,目的比較明確,有信心在年內實現就業。另外,專科以下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求職者較少,人才供給的學歷分布呈現“梭子型”結構特點。 土建類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通過全市人才市場招聘、求職雙方供求數據統計顯示,房屋設計、建筑監理、測繪、給排水等技術型崗位對土建類人才的需求較為旺盛,人才供應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雖然土建類專業人才供給量居第七位,但比較起需求量仍呈現供不應求局面。另外,食品、機械制造與設計、化學等專業的求職者所具備的技能和知識較為專業,替代性較弱,企業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較為強勁,供求矛盾相對平穩。相反,藝術、文學、信息與電子、經濟、企業管理等專業人才供給量遠遠高于該類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記者 王磊江 實習生 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