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媒體關注鄉村代課教師 沒名分前途暗淡(組圖)

來源:新京報 2011-09-11 08:12:20

  9月4日,代課教師潘德江正在為領取新書包的小朋友整隊。身后學校的3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是他和潘德祿老師一起跑到縣里面申請20多次,最后聯系到一位香港愛心人士,捐款5萬元于2008年建成的。

  9月3日,一年級的女孩放學回家后帶弟弟。當地孩子很小就承擔家務,村小的存在給了他們受教育的機會。

  郭守貴 40歲,貴州省黔西縣金鐘小學代課教師。有著22年的代課教齡,他要一心一意留在

學校等轉正的機會,現在他每月工資1000元左右,不到有編制教師的一半。

  潘德祿 33歲,在貴州巖腳小學代課7年。他敲擊角鐵宣布上課,學校沒有電鈴。在這個貧困的寨子中,潘德祿老師家算是很窮的,他16歲的女兒,去了浙江打工,目前是家中的經濟支柱。

  他們沒有“名分”,沒有合理待遇,他們被稱為“代課教師”,指在農村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早年也被稱為民辦教師,盡管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取消了民辦教師,但因農村條件艱苦,招攬正式教師難度大,如今,代課教師仍在西部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教育中起到了推動作用。

  9月4日,貴州省貴定縣森山村巖腳小學,校長潘德江與老師潘德祿將全校的60個學生聚集在新修整的操場上,領取好心人從上海寄過來的書包文具等物品。

  “校長賣血”引發關注

  原本默默無聞的巖腳小學,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路修通了、圍墻修起來了、捐贈物資也來了。這些變化,源于本報8月8日刊發的關于貴州血漿站關閉的報道。在報道中提到,巖腳小學的兩位老師也參與其中。一時間“校長賣血”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巖腳小學的校長潘德江與老師潘德祿都是代課老師,他們所在的學校嚴格說來只是一個村辦教學點,只有1到3年級共60多名學生。他們每月只有280元工資,以前每月賣血能有約300元額外收入。如今采漿站關閉后,他們舉步維艱,好在有許多好心人為他們捐款,資助他們繼續留校教學。

  沒有名分 前途暗淡

  貴州省黔西縣金鐘小學,今年40歲的郭守貴老師,已經在這所學校代課22年。這些年來,多次轉正機會與他擦肩而過,他說自己教了這么多年的書,不會干別的,唯一的心愿就是繼續等待機會轉正。

  黔西銀龍小學的孫大洋,今年29歲,他的父親也是教師,所以畢業后,家里托關系讓他成了一名代課老師,期望將來有機會轉正。年輕氣盛的他后來選擇外出打工。然而幾年后,父親和妹妹意外去世,他不得不回到家中,邊照顧老母邊在學校代課。

  像郭守貴、孫大洋這樣的代課老師在西南地區并不罕見。每個縣都有數十到上百人,有的代課老師在當地教委備了案,有的是村里面自己請的,主管部門也默認,但沒有備案,所以,準確的數字無法統計。

  條件艱苦 編制難求

  幾年前,國家集中辦學,將許多山區村小合并到所在地區的中心學校。不久后,由于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等實際困難,地方教委開始恢復村小,但因為條件艱苦等原因,教職員工緊缺,只好在當地聘請學歷較高的人(在西南農村,高中學歷就算學歷高)做代課老師。而對于中心學校而言,正式的編制意味著可以享受事業單位的待遇,競爭激烈,存在“走后門”的情況,很多有編制的教師在上一兩年班后就被“借調”到別的單位,因此也需要代課教師的支援。(郭鐵流 攝影報道)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四川大巴車發生自燃 乘客跑下車一路狂奔(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浦北县| 陆川县| 宿州市| 孟州市| 喀喇沁旗| 定西市| 什邡市| 买车| 勐海县| 潞城市| 滁州市| 郎溪县| 潢川县| 黔西| 乌兰浩特市| 松江区| 婺源县| 郴州市| 恩施市| 铜鼓县| 泗水县| 通州市| 长宁区| 玉龙| 美姑县| 深圳市| 庆云县| 通州市| 拉孜县| 宁陵县| 牡丹江市| 育儿| 咸丰县| 容城县| 南木林县| 衡东县| 巴林左旗| 隆昌县| 长丰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