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荒廢近10年成停車場 湖南路39號老樓自2002年開始就一直閑置,處于荒廢的狀態。 昨日記者來到湖南路39號看到,空曠的院子內雜草叢生,一片蕭條,一座青磚紅瓦的三層洋樓孤獨地佇立著,黃色圍墻的墻皮已經脫落,露出了紅色的磚瓦。門前大理石銘牌已經脫落,僅剩下黑色一角。中央的噴泉早已干涸,周圍雜草叢生。滿墻的爬山虎幾乎將南面的墻面完全遮蔽。大樓北側,開有七個窗戶,正中的一個已經塌 記者試圖進入大樓,被門口的保安攔了下來。保安告訴記者,他們是平安保險公司派來看護大樓的,由于無人入住,大樓的院子已改成了停車場,除了看護大樓,他們還要負責看車。“不僅外表,里面也已經不行了,年代太長了,不過大樓還是挺結實的。”保安說道。記者隨后采訪了平安保險相關人員。工作人員介紹,這座老建筑的確是該公司的房產,自從公司搬遷到東部后,就一直空置,目前只有保安人員每天輪流看守。為了讓老樓重新煥發生機,才委托拍賣行找合適的買家。 文物局: 老樓允許拍賣但不許拆建 2009年8月,始建于1905年的德式建筑、位于廣西路上的 “紅房子”掛牌出售時被文物保護部門叫停,那么這棟同樣有著百年歷史的德式老樓為何沒在被禁拍之列呢?對此,青島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湖南路39號雖說已列為區級文保單位和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筑,但其并非國有文保單位,而是由企業持有,這是與“紅房子”根本的區別。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該樓可以進行產權轉讓并抵押,不過在轉讓的過程中禁止賣給外籍人士及外企。此外在開發利用過程中,不允許私自改變該樓的結構,但可做適當的裝飾裝修、改造美化。 專家建議: 綜合開發才能長遠發展 得知德式老樓要變身博物館,魯海很高興,他希望這棟優秀的德式老建筑會成為繼德國總督府小學、德國海恩大樓等老建筑改造之后的又一次成功的探索。“青島的省級、市級優秀歷史文物多達一二百處,其中不少老建筑面臨著開發利用難題,湖南路老樓拍賣改造是個有益的探索,是好事。”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樹楓教授說,不過,他對該樓將改造成瓷器玉器方面的博物館提出了一點自己的看法,“青島在瓷器、玉器方面的積淀相比國內其他城市來說不算深厚,而要建成博物館,沒有相當的積累和豐富的展品很難吸引各方關注,這對其長久的開發利用是個考驗。”張教授建議說,“何不以 ‘東萊銀行舊址’的名義打造成銀行方面的博物館?當年青島是山東乃至全國的金融中心,聲名遠播,如今中山路上仍聚集著多家金融機構。當然,整個項目不能僅僅改造成博物館,應該進行綜合開發,才能走得更長遠。”(記者 孫靜芳 實習生 孫文馨 制圖 李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