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眾網青島6月25日訊 被稱之為李滄區“香港路”的金水路以南項目規劃建設工作終于啟動。近日,記者從李滄區相關部門了解到,在李滄區新戰略布局中具有商務產業帶功能的金水路目前已經初具“金街”雛形,為進一步提升城區形象,金水路以南(東、西大村)地塊改造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該項目中非住宅拆遷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共涉及非住宅拆遷57戶,目前拆遷協議簽約率已達83%,由于此次非住宅拆遷補償標準較高, ????最高每平方米可補750元 拆遷面積已達72% ????據該項目的拆遷負責人介紹,由于歷史成因,原西大村與部分業戶簽有30-50年的土地租賃協議,此次拆遷主要分兩塊結算。對于一次性交納租金的業戶,不管已使用多少年,全部退還租金和利息,同時給予適當補償。對于按年交納租金的業戶,本年度不收租金,同時給予適當補償。 ????記者從拆遷指揮部提供的拆遷補償標準和方案上看到,18m跨以上的磚混屋面板廠房,每平方米可獲得補償750元。長40m以上、10米跨以上的磚混樓房,每平方米可獲得補償700元。另外,根據長和跨的不同,磚混樓房共分3類進行補償,除了700元以外,還有500、600元不等的補償。據了解,目前該項目的拆遷面積已達72%。 ????采取政府主導、社區自主拆遷模式 ????據相關部門介紹,該項目內屬于社區集體土地上的非住宅拆遷,按照青島市相關法規規定,拆遷工作采取“政府主導、社區自主拆遷”的模式,前期已進行了調查摸底,并按照程序下發了政府拆遷決定和拆遷通知,組織召開了項目內全體租賃戶參加的拆遷動員大會,目前由社區組織進行具體拆遷工作。為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保障社區群眾利益,區政府組織成立了項目拆遷指揮部,負責研究制定拆遷政策,解決拆遷相關問題,負責對整個項目拆遷工作進行全程指導、監督,簡而言之是對該項目的拆遷工作進行“兜底”。 ????按照現行土地相關政策,集體土地收益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屬于集體組織全體成員的共有財產,主要用于集體成員的養老、醫療等生活保障及集體經濟后續發展。但是,本著“依法拆遷、和諧拆遷”的理念,區政府研究決定并經社區集體研究同意后,在保障社區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拿出部分土地收益對土地租賃戶給予一定的補助,一并解除之前社區與租賃戶簽訂的不合法土地租賃協議,在此基礎之上參照青島市集體土地上非住宅房屋補償標準,制訂了較高的非住宅房屋補償標準,得到了絕大多數土地租賃戶的支持,與85%的土地租賃戶簽訂補償協議并拆除房屋。 ????違章建筑依法被強拆 ????據李滄區城管執法局介紹,在西大村上苑路35號等存在多處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在2001年前后,當時的西大村村委會將該部分土地租賃給孫某等人。孫某等人承租后,陸續在承租地進行了大量違法建設,據了解這些建筑都是在沒有任何規劃審批手續的情況下私自進行的,經李滄區城管執法局鑒定,均屬違章建筑。 ????在確認上述違法事實后,李滄城管依法下達限期拆除決定。由于被處罰人拒不履行決定,李滄區人民政府責成城管執法局組織了強制拆除。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項目的拆遷工作進展順利,截止今天,已完成非住宅拆遷47戶,剩余10戶(東大村4戶、西大村6戶),拆遷面積約8.6萬平方米,約占拆遷總面積的72%。拆遷協議簽約率約83%,為完成全部拆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網記者) |
上一篇:區安監局開展建筑工地安全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