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一行記者來到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沂蒙紅嫂生活過的地方,追尋當年的動人故事。
60多年前,一位八路軍小戰士在沂蒙山區身負重傷,當地一位名叫明德英的年輕婦女,看著嘴唇干裂、生命垂危的小八路,毅然放下懷中嗷嗷待哺的嬰兒,撩起衣襟,把自己的乳汁喂給奄奄一息的小八路……
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不同,生活的明德英是個聾啞人。她生于1911年,逝于1995年。兩歲時因
病致啞,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全國抗戰爆發后,她在家鄉目睹了共產黨、八路軍堅持抗戰、一切為民眾的實際行動,對共產黨、八路軍懷有深厚感情。 1941年冬,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駐沂南馬牧池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11月4日,八路軍一名小戰士在反“掃蕩”突圍中身負重傷,被明德英機智救下,為他包扎傷口。當搜捕的日軍走后,傷員因失血過多,缺水休克,在周圍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傷員。隨后,她又和丈夫李開田傾其所有,收養傷員半個多月,使其康復歸隊。
1961年,山東著名作家劉知俠根據聾啞婦女明德英用乳汁救傷員的真實故事,創作了小說《紅嫂》。1964年8月,當京劇現代戲《紅嫂》搬上首都舞臺時,觀看演出的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感動得數次落淚。毛澤東指示:《紅嫂》這出戲是反映軍民魚水情的戲,演得很好,要拍成電影搬上銀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時期的紅嫂。從此“紅嫂”聞名天下。明德英也被公認為“沂蒙紅嫂”的生活原型,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