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被追回的文物情況。 本報見習記者 景佳攝
去年11月,菏澤元代沉船及110件船載文物在鬧市區被發掘、面世后,一度引起社會轟動。近日,古船又有新“發現”———在發掘前被盜的5件船載文物被警方追回來了。3日,山東菏澤警方將被盜文物移交給市博物館。
這5件被盜文物分別是磁州窯白底褐釉雙鳳紋罐、元代銅把鏡(殘)、銅勺(殘)、青釉尖底瓶和銅燈。3日
上午,在兩名特警荷槍實彈的護衛下,菏澤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將這5件文物,小心翼翼地運送至菏澤市博物館。
菏澤市博物館文博研究館員呂鳳濤介紹,這5件文物中,鳳紋罐是元代用來盛酒或水的器皿,銅把鏡的“把”與鏡面已斷開,這種帶把的銅鏡為元代所獨有,體現了游牧民族的特點,銅勺是當時用來舀水盛湯的工具,青釉尖底瓶也是一個盛酒的器皿,銅燈呈碗狀,為當時棉油燈的基座。
呂鳳濤說,在這5件元代文物中,最受關注的是磁州窯白底褐釉雙鳳紋罐。該罐罐身繪有兩個對稱的鳳凰紋,整體造型渾厚,裝飾風格粗放、率意,為元代磁窯系所獨有,盡管其不能與同船發掘的元青花相提并論,但仍具有相當高的文物價值。
“這5件文物均被盜于正式發掘前的菏澤元代沉船發掘工地。”菏澤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方輝杰說,今年年初,警方獲悉有人曾在元代古沉船發掘地盜竊文物,便立即組織力量開展偵查。辦案人員先后輾轉菏澤、安陽兩地三縣,將5件文物追回。
經查,盜賊都是當時在該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其中,鳳紋罐被一名鄄城籍農民盜走后,以10萬元的價格售于當地一文物收藏者,此人告訴辦案民警,曾有人出價200萬欲購買它,他沒舍得賣。
目前,包括此人在內的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