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以前在這家會所水療的原價才100多元,為什么今天拉手團購上顯示的原價是428元呢?這是虛報原價吧。”天河區的朱小姐日前向新快報記者報料,提出自己團購時的疑惑。 ????記者調查時發現,虛構原價以一折、二折,甚至不到一折的“超低”折扣來吸引消費者,聚集人氣,已成團購業內的潛規則之一。 ????團購價與店內價相差無幾 ????記者打開朱小姐發來的網址看到,拉手網正推出金沙港灣休閑會所的團購服務。“尊享24小時豪嘆頂級水療套餐”1份原價428元,現低至2.5折,僅售108元,服務內容包括凈桑(原價158元)、15小時麻將房(270元)或KTV房(270元),KTV限定需10人或以上組合方可使用。 ????朱小姐稱,自己對這家店很熟,常和朋友來此消費。她告訴記者:“凈桑價為138元,不是158元。10人以上到店消費,本身就會免去KTV和麻將房費,這是不用團購也能有的優惠。” ????她還認為,即使平時沒有此優惠,拉手網的原價也有虛高嫌疑。KTV房要求10人及以上(即至少買10份)方能消費,平均后每份原價應是27元;相應地,270元的麻將房費,需要4人買4份套餐才可使用,均后價應是67.5元。“如此算下來,團購的優惠大大縮水。但只買一份的話,不能使用麻將房也不能使用KTV房,也就只能享受凈桑。” ????記者致電該休閑會所確認,該會所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凈桑平時價是138元。團購套餐中,這部分原價158元,標高20元。客服人員還表示,若10人同行,非團購也可免去KTV房費。 ????朱小姐還稱,“我與朋友10人同行時,甚至可以優惠至110元,跟團購價差不多,沒有必要團購了。” ????服務、美食團購貓膩多 ????記者發現,事實上虛高團購原價的現象在美容、美發、旅游等服務業廣泛存在。部分美容、美發服務動輒“原價”上千元,團購價號稱不到一折。不實的原價,讓消費者無從對比。 ????例如,58團購網上周出售的一款903時尚發型機構的美發套餐,原價1122元,折后價118元。該店店員卻對記者稱,全套下來正價七八百元就能搞掂。按照店員的報價,已比團購的原價少了300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美食團購也有貓膩,可以采用核心產品搭配一些高利潤但需求不高的產品來撐高原價。“如在一份套餐內加一杯或一瓶紅酒,而紅酒的價格就可以任意發揮。” ????除服務外,實物團購也常虛構原價。劉小姐反映,自己4月23日以團購價79元搶購了一雙原價198元的涼鞋。待團購結束后,劉小姐發現,這款鞋平時售價也只賣89元,“在團購網站,這種事情比比皆是”。 ????陳小姐也遇到過此類事情。她在品質團上發現一款絲瓜水,原價80元,二折后團購價15.8元。但陳小姐在淘寶上搜索同款產品,原價僅需28元。 ????折扣網站定價格可商量 ????究竟虛高的團購原價是如何被抬高的呢?是商戶還是團購網所為呢?昨日,記者以某BB霜代理商的身份致電數家團購網站尋求合作。 ????拉手網化妝品項目部門表示,折扣價通常由拉手網來定,由商家提供供貨折扣價,拉手網在參考商家建議的基礎上,設定團購價。定價依據則是品牌知名度、受歡迎程度、產品賣點、品質等進行綜合考量。“通常化妝品的折扣在三四折將較為吸引消費者。”拉手網化妝品項目部門有關人士表示。 ????記者問道,能否將原價120元的商品,標注為180元,該人士稱,差距較大,消費者比較精明,一對比就會發現問題。隨后,記者又問道“能否將價格稍微定高一點”時,該人士則稱,要先看商品再商量。 ????另外一家團購網站也建議記者,要以“心動價”和“心動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據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美團網CEO王興曾自曝行業潛規則:“把一個東西原價虛高,然后再貌似打一個大折扣,其實比原價優惠不了多少。” ????廣東省物價局:抬價打折、虛構原價屬價格欺詐 ????1 是否涉嫌價格欺詐? ????抬價再打折屬價格欺詐 ????超低折扣,“原價”與“現價”的巨大落差向來是商家吸引人氣、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的慣用手法。此前,沃爾瑪、家樂福等部分超市就曾被曝光存在價格欺詐行為。而究竟團購商品抬高原價該如何定性呢?昨日,廣東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抬價打折、虛構原價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是13種價格欺詐行為之一,跟超市抬高價格再打折的性質相同。 ????在2002年出臺的《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中認定的價格欺詐行為就包括: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價格行為。 ????2 “原價”如何定義? ????應為降價前7日內最低價 ????目前,美容、美發等服務類團購,因沒有統一定價標準,自身定價體系較混亂。那么對“原價”該如何認定呢? ????對此,該負責人表示,原價并非經營者自己隨意標出的價格,同時,強調促銷“原價”的定義為,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7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否則就屬于價格欺詐行為。如前7日內沒有交易價格,以本次降價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 ????業內人士解釋稱,“假如一項商品或服務商家原定價為1000元,店內通常以八折(800元)銷售,在商家這次實行降價前7天內的實際最低成交價也是800元。那么,團購價打六折銷售的參考的原價即是800元,而不是1000元。” ????3 若查實如何處罰? ????可處2萬以上20萬以下罰款 ????廣東省物價部門負責人表示,若查實,將按《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進行執法處罰——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進行價格欺詐的,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廣州12315昨日也回應稱,這種行為存在虛假宣傳的成分,消費者可以向12315舉報,屆時,工商行政部門將對這種行為進行查處。12315表示,團購網站上存在的價格問題,執法對象為團購網站。 ????專家分析 ????團購網站監管缺失 很難判斷真實價格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吳雪飛表示,服務類、酒店類、旅游類、電子類產品等團購消費,價格最易被虛高,而這些商品的特點是利潤高、附加值高。實物類的產品也有虛高現象,因為消費者對商品的材質、質量難以評估,很難判斷真實價格。 ????吳雪飛認為,這種虛高的現象違背了“團購”的本質,不僅不能讓商家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長此以往,也會影響消費者對團購網站的信任。 ????吳雪飛指出,商家參與團購本意是薄利多銷,虛報價格的多為團購網站本身。“團購網站主動抬高價格的目的在于凸顯折扣力度,營造一種搶購的氛圍。” ????團購網站也有被動抬價之時,吳雪飛稱,有些商品來源渠道不同、銷售平臺、成本不同等,報價也會不同,團購網對商品的價格評估缺乏標準,往往根據商家的建議價格定價,并不能保證是最優的價格。 ????此外,部分產品無統一定價標準,如電子產品銷售市場混亂,定價也有差異。吳雪飛指出,目前團購網站尚無準入標準,也無相關條款對現有團購網站進行監管。團購企業應自律,消費者在購買團購商品時也最好自行比價,理性消費。 ????部分團購網在售商品/服務報價虛高情況
????(注:驗證價格均為所屬商家電話接線員所提供) |
上一篇:觸出時尚來!當季平板電腦大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