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賀慶英家養的海參大批死亡。 海參養殖池的取水區成了一處工地。 3月初,在日照市東港區蔡家灘村搞海水養殖的陳祥禮發現自家的海參養殖池里開始有零星的海參死亡。從那之后每天海參死亡的數量都在增加,至3月30日,他的18畝養殖池里的8000多斤海參已經所剩無幾。 因為自家的養殖池取水口處是一處工地,施工時經常留下水泥等工 一月內海參陸續死亡,養殖戶損失150萬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陳祥禮在蔡家灘的養殖池,陳祥禮的妻子賀慶英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件的始末。 賀慶英說,2月末,他們像往常一樣叫來潛水員到海參池里查看海參的生長情況,潛水員從池里出來后撈上幾個死海參,看到死亡的數量不是很多,當時也沒太當回事。 3月初,她發現養殖池里靠近閘門的水面上漂浮著一些白色泡沫,還有一些油花。海參池里的海參開始大量死亡。 賀慶英家養殖池南側還有一個200平方米的大棚,也養殖海參,里面用的是同樣的海水,目前大棚里面基本沒了活海參。 賀慶英說,她和老公養海參已經有十幾年。從2005年開始承包這個養殖池,2010年年底5年的承包合同到期后,又跟東港區林業高科技示范園簽了3年的承包合同。 “去年我們在池子里投了6000斤的海參苗,加上往年斷斷續續投養的,按理說,池子里的海參差不多該有8000斤,但現在幾乎全都死光了。四月、五月是海參生長最快的時候,以往到“五一”的時候就能賣1萬斤海參,這次損失差不多有150萬。”賀慶英痛心地說。 海參養殖池取水處正在施工 “漲潮的時候,施工方在海灘上遺留的工程材料就泡在了水里,這樣的水隨后直接流到了養殖池里。”賀慶英說,施工方每天都在退潮的時候施工,一般作業3個小時,每次都會留下一些水泥等工程材料。 附近另一戶的養殖池有兩個取水口。靠近施工工地的取水口自從這邊施工后就不用了,一直用另外一個,海參也沒有事。 在賀慶英家養殖池南邊的取水處沙灘上,記者看到一輛挖掘機停在路邊,沙灘上還散落了一些石塊和水泥管道。 為了保存證據,工地施工時,賀慶英用手機拍攝了一段工程施工的視頻。在賀慶英拍攝的施工視頻中記者看到,挖掘機在沙灘上挖沙,一輛水泥罐車開到沙灘上后,開始往一輛挖掘機的鏟斗里裝水泥,每裝完一次都會有一些水泥掉在沙灘上。 記者采訪了幾個當地老養殖戶,他們說,海參主要靠吃海水里的一些浮游物質自然生長,如果吃了不合適的東西的話就會脫腸化掉,水泥漿、防凍劑等東西是絕對不能進養殖池的。 施工方 若和施工有關,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9日,記者聯系了工程施工方東港區林業高科技示范園管委副主任平治國。平治國說,附近正在建防潮壩,這也是為了防止由于潮水過大對沿海養殖戶造成損失,是為養殖戶著想。如果能鑒定是施工造成的損失,那就讓賀慶英一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9日下午,記者咨詢了日照市職業技術學院水產養殖專業教授宋維彥。宋教授說,天然海參的養殖主要靠海水,只要海水不受污染,一般不會出問題。水泥、防凍劑、凝固劑等物質流入養殖池,時間長了之后會沉入池底,像防凍劑中含有的氯、氨等,對海參的生長肯定會產生影響。 日照市水產研究所副所長侯和要說,施工時留下的水泥等建筑材料流入養殖池,如果劑量很大的話可能會對海參生長有影響,但具體的原因等取水化驗后才能知道。 (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