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由]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有效途徑,要實現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使我們的生態環境資源有一個根本性的好轉任務艱巨,節能減排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從“十二五”的開端之年就緊上加緊,特別是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為工業生產活動的主體,也是發展節能減排的責任主體,必須要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自覺性、積極性,使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經營理念、管理機制、產業結構等全方位、全過程的節能減排。 ????[案據] ????1、“十一五”前四年,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扭轉了“十五”后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上升的趨勢。 但是2009年三季度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升,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已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耗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緩甚至由降轉升。大大增加了2010年的工作壓力。 ????2、2010年,“拉閘限電”成了許多地方政府完成節能指標的重要手段。個別地區為了完成節能指標,停產達標,甚至在冬季供暖期竟然“停止供暖”。 更為甚者,耗能排污大戶在節能減排的“死任務”中毫發無損地存在著,被“誤傷”的卻是無數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3、“十一五”期間的減排主要靠行政命令、工程減排完成,而這種方式隨著減排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已經難以為繼。 ????4、約束性指標的增加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企業節能減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高。 ????[方案] ????1、引導與幫扶并重,下大氣力轉變企業發展觀念。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資源消耗換取最大的效益。如同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一樣,短期行為盡管可能企業經營見效快,但對企業長期的發展有害無益。中國企業在面對節能減排的問題上存在著一些老式想法,比如認為節能減排就是節約成本,節能減排只是一種責任,改造一個節能減排項目何時才能收回成本等。這些問題無形中也制約了企業節能減排的自覺性。如青島港,我們長期堅持自主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管理精細型、親情和諧型為目標,不僅在五年沒有碼頭建設的情況下依靠挖潛實現了發展,在“十一五”期間,港口在保持年均14.5%的速度遞增下,能源單耗同比下降了3.35%。一方面加大幫扶。節能減排的突破口應放在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依靠物質資源消耗轉向創新驅動轉變。目前的生產技術、能源選擇、資源利用率以及傳統觀念都在阻礙著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的步伐。政府要加大對企業的指導,針對企業的不同情況加大企業的幫扶力度,讓企業知道節能減排企業可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加快企業由短期性、盲目發展向長期性、科學發展轉變。 ????2、規劃與管理并重,督促企業形成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節能減排要上升為企業戰略,從規劃制定開始就納入約束性管理目標,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清潔能源等的使用量化、步驟化、長效化。同時建立和實施有效的長效機制,從生產、操作、管理、培訓等各個方面都形成閉環,使職工有標準可依,有措施可行,形成全員節能減排的大好局面。加快企業由隨機節能環保向長效節能環保轉變,由自發自動的節能環保向有組織有計劃的節能環保轉變。 ????3、短平快與高精尖并重,調動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企業要以“確保安全、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縮短職工在崗時間”為主攻方向突破發展瓶頸一方面要發動職工、依靠職工大力開展技術創新,以技術改造、崗位創新等形式降低企業節能減排的投入,讓廣大員工從工作的實際出發,依靠“短平快”的手段促進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勇于搶占制高點,以信息化等手段為著力點,加快信息化與企業各方面工作的融合,依靠信息化手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
上一篇:積極應對災害危機 完善應急保障體系
下一篇:綜合施政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