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教育部開始公示2011年獲得高校保送資格的考生名單,山東共有620人獲保送資格,其中省級優秀學生只有69人,濟南外國語學校推薦的有220人,其他331人為各類競賽獲獎考生。實際上,省優學生雖然名義上具有保送資格,但最終成功保送的并不是很多。 奧賽獲獎者更受青睞 山大海大均對省優生說“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山東省這620名具有保送資格的考生,奧賽生和省優生“地位”差別很大:奧賽獲獎生,現在有的已經確認被高校錄取,有的已參加了高校的保送生測試,正在等待結果。而省優生們,不少只能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還要努力準備高考。 記者從招生部門了解到,近幾年,省優學生能夠保送上大學的數量很少。包括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在內的眾多高校,在招收保送生時均很少給省優學生機會。 按照山大招辦公布的2011年招收普通本科保送生簡章,該校2011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拔保送生80人,保送生必須具備四大條件之一,其中包括“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以及獲得省賽區一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等,但并不包括“省級優秀學生”這一條件。 海大招辦主任范其偉表示,該校從2007年起就不再招省優類的保送生,只招各類奧賽獲獎學生,政策一直沒變。 省優生名單出臺挺“滯后” 一些考生無法及時報名校保送生 不少高三學生的家長也在發牢騷:清華、北大等名牌高校,高考保送生測試在去年12月26日就進行了,可山東省的省優學生名單今年1月5日才開始在網上公示。也就是說,別說現在很多高校不接受省優學生的保送申請,即使有的高校沒有明顯反對,但在學校報名時,省優學生的名單都沒有最后確定,這就出現了考生無法報名的“滯后”現象。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校招收的保送生,必須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上公示,而這份名單一般會在2月底3月初才分門別類陸續公布,而這時不少高校的保送生測試都已經結束。 據了解,為了杜絕魚目混珠,教育部今年加大了對保送生的公示力度,將公示期限由去年的兩周以上延長至年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招辦、高校、中學均將加強對擬保送學生的資格、測試結果及錄取信息進行公示,確保所公示學生的獲獎項目、保送理由、畢業學校、擬錄取學校等必要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在各區縣招辦和中學公示的學生信息需保留至今年8月底,在市招辦和各高校公示的學生信息需保留至12月底。 不少省優生雖高考拔尖 高校仍擔心混進“關系生” 雖然省優學生在高考保送里“不受待見”,但在參加高考時,不少人卻大顯身手,成為當年的拔尖考生。以山東省為例,2007年高考,文科最高分675分,是濰坊一中的都珊珊,理科最高分為714分,是青島平度一中的趙旭照,在這二人的分數中,各包含了20分的省優秀學生加分,若不算這20分的加分,兩人都不是最高分。 同樣,山東省2009年的文理科第一名,淄博實驗中學的帥凱、東營一中的隋雁云也都是省優學生,第一名的獲得和20分加分息息相關。因為牽涉這20分加分,山東省近年來經常會出現四個“第一”的情況,其中包括兩個加分的、兩個“裸分”的。 對此,一位高校招辦負責人表示,省優學生里肯定有非常優秀的學生,但也不排除靠關系獲得這一榮譽的學生。和奧賽獲獎選手相比,省優學生有“水分”的可能性大了很多。而在幾年前,不少高校也發現有些省優保送生素質堪憂,甚至不如普通考生,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拒絕省優生的保送,一些地方甚至取消了省優生的保送政策。 該負責人說,有的高校在保送時拒絕省優學生,有可能會把真正的人才擋在門外,但一旦保送了“關系生”,那責任學校肯定承擔不起。 ◎相關鏈接 山東獲保送資格人數居全國第二 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對外公示的名單中,山東考生有620人,位居全國第二。此次公示的2011年保送生資格名單包括三類,分別是省級優秀學生名單、外語類保送生名單和競賽類保送名單。其中,廣東省依然位列榜首,705名學子具有保送資格;山東省排在第二,具有保送資格的學子數量比去年增加13人,達到了620人。排在第三位的是河南省,598人。(尹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