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維持天津市委原常委、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原主任皮黔生受賄、濫用職權案一審判決,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此時,負責偵辦該案的遼寧省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終于長噓了一口氣。皮黔生是該院首次異地查辦的副部級高官。
偵辦該案的檢察官近日向記者詳細披露了此案的辦案細節。
提審須往返京津兩地
2009年5月7日,遼寧省人民檢察院接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緊急電話,說有“重要案件”交辦。
次日上午,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宋興偉、時任反貪局局長于昆、反貪局副局長陳巖等一行7人來到最高檢。原來,所謂“重要案件”就是皮黔生涉嫌受賄案。
接受重任后,遼寧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肖聲向最高檢立下“軍令狀”:一定高質量完成好!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黨組立即研究決定,由陳巖帶隊,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案組。
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容不得半點閃失!為了辦案安全,專案組將“大本營”設在天津市某培訓中心。
這個培訓中心是一幢老式房子,建筑破舊,蟑螂經常出沒。最讓人頭疼的是毒蚊子特別多,一個晚上被叮咬十幾個包是家常便飯。而最讓專案組難以忍受的還是天津40多度的高溫天氣。
當時,皮黔生被羈押在北京秦城監獄,距離天津市130余公里。由于監獄提審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所以,每次提審,專案組人員都要早晨5點驅車出發,到達監獄往往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要開始工作。等提審完返回天津時,常常已是滿天星斗。
盡管條件異常艱苦,但專案組成員沒有抱怨,沒有懈怠,很快便撕開了案件的“口子”。
為買香瓜頗費周折
2009年10月中旬的一次提審,皮黔生要求吃香瓜。而此時香瓜已經基本下市了。
辦案人員在監獄附近轉了兩個小時,費盡周折找到一家賣香瓜的,可香瓜抽抽巴巴的不新鮮了,辦案人員怕皮黔生吃壞肚子,就沒買。
當天中午,陳巖驅車六七十公里,在一個大型水果批發市場買了兩個香瓜。
當皮黔生吃完香瓜后,辦案人員把買香瓜的過程告訴了他。皮黔生沉默了……
盡管在提審中,辦案人員和皮黔生唇槍舌劍,水火不容,但案外似乎是“老朋友”。皮黔生喜歡吸三五牌香煙,辦案人就每次給他帶一包。幾次之后,看辦案人員吸幾塊錢一包的普通香煙,皮黔生說:“我也不抽三五了,你們抽什么我就抽什么?!?/p>
在查辦皮黔生案的數月中,辦案人員在嚴把證據關的基礎上,更講究人性化辦案。也正是采取這種辦案方略,最終讓皮黔生低頭認罪,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5名檢察官險些失明
在一次審訊過程中,還發生了5名辦案人員險些集體失明事件。
原來,皮黔生案的唯一行賄者吳衛國因身體原因,在天津市監管醫院接受治療。
因案情緊急,耿浩等5名辦案人員直接去病房訊問吳衛國。
5名檢察官進入吳衛國的病房后,光線太暗,耿浩等人急于開展工作,加之對醫療設備不太了解,就將房間內的燈全部打開。訊問5個小時后,他們才離開。晚上6點鐘,耿浩等5人感覺臉上癢極了,像長了毛一樣,以為是粘上什么東西了,就一遍遍用水洗臉,可是越洗越嚴重。到晚上八九點鐘,5個人的眼睛已紅腫,視線開始模糊。睜眼睛,直流淚;閉眼睛,睫毛像一枚枚鋼針扎在眼睛里。
原以為一夜過去就能好轉,哪知第二天起床后,不適感更強了。一檢查,醫生告知是經受長時間紫外線照射所致,如果情況嚴重,還會有視網膜脫落的危險。
原來,在吳衛國病房里打開的燈里有一盞紫外線燈,是醫生用來殺菌消毒的。大家的眼睛被紫外線嚴重灼傷。
從醫院回來吃完藥后,耿浩等5人的眼疾才慢慢好轉。(記者 霍仕明 張國強 通訊員 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