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手拎著布袋,一手拿著存折,探身側頭望著前方十幾米的長隊。昨天下午記者在香港中路、中山路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前來取款的中老人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現鈔的業務量也比平時增加了六成多。仔細一打探才知道,原來老人們扎堆取款是為了過年時給晚輩發壓歲錢。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去年CPI的高漲,今年的紅包厚度也見“漲”,部分家庭老人花兩個月養老金發壓歲錢,而壓歲錢的“通用行情”也從往年的200元漲到了今年的600元甚至1000元。 現場 老人不愛用ATM機 昨天下午3時,在某大型國有銀行營業廳,記者見到了不少老人在排隊取款。等待區的50個座位已經坐滿了人,剛進來的市民只好拿著號碼紙去排隊。 “近一周來每天發放的現鈔比平時增加了60%以上。為了減少排隊,其實我們這里有低于兩萬元額度請到旁邊ATM機取款的規定,但今天來的不少是中老年消費者,他們有的不會操作ATM機,有的帶的是存折,只能在柜臺上取款。 ”該行大堂經理朱煥海告訴記者,最近一周前來辦理提取現金業務的市民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 家住湖北路的李女士一次取了3000元現金,“還不知道夠不夠呢,家里和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加起來就有六個! ”說著,她給記者盤算起了紅包“預算”:給5歲的孫子和10歲的外孫女各1000元,侄子家女兒雖然已經上高中了但畢竟還在上學照舊給200元,再給兩個外甥家的孩子各200元,還有朋友老張家的孫女和王大姐家的孫子經常來家里串門也要給200元。 而李女士的退休金一個月還不到1500元,紅包的支出相當于她兩個月的養老金。 銀行 免費發兩千個“喜袋” “你好,請給我拿20個紅信封。 ”昨天下午,在香港路上的一家銀行網點,市民朱先生取完款后,隨手向柜員要了一大摞“喜袋”,直接在柜臺上分起了壓歲錢。近一周以來,這家銀行針對不少中老年市民取款裝紅包的需求,趕制了一批“喜袋”放在柜臺上發放。 該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喜袋”引起了市民的一致好評,尤其這兩天來取款的客戶特別多,“昨天中午12點半,等待區全滿著,柜臺前還排著長隊。中午我們很多柜員和保安都顧不上吃飯了,而今天傍晚我們打算把營業時間延長15分鐘。多的時候‘喜袋’一天就能發2000多枚,能裝滿3大箱子。 ” 在中山路上的一家建行網點,取錢的市民坐滿了大廳等待區。 “麻煩給換20張新的100元。 ”市民張先生是特意到銀行兌換新鈔的,他說這是為孫女和親朋家的孩子準備的壓歲錢。 “我每年都來銀行換新票子,提前給孩子們準備好新錢,等他們來拜年好給他們壓歲錢,新錢象征著新的一年一切從新開始。 ” 記者從該網點大堂經理處得知,臨近年底,兌換新鈔的人比較集中,有的是中老年人準備壓歲錢,有的是企業兌換用來發年終獎。 “還有不少來取錢的老年客戶專門要新的,舊鈔票他們拒絕收,因為要用來發紅包。 ” 昨天下午5時許,中山路一家銀行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快下班了,上午準備的20萬元新鈔票全發光了,幸虧提前準備了。明天我們還會進一批新鈔票。 ” 老人 物價漲了紅包也“通脹” “錢毛了,壓歲錢少了都拿不出手了。以前親戚的孩子給200元,關系遠一點給50-100元就夠了,現在肯定不行了。 ”不少前來取款的老年人反映,今年壓歲錢的行情也像物價一樣看漲。 聽說養老金漲了,家住膠州路的王先生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給孫子漲漲壓歲錢:“現在物價上漲,養老金一個月漲了220元,前兩年給孫子都是800元,今年給孫子的壓歲錢得再加200元。 ”他說,孫子今年9月份就要上初中了,吃飯、學習等花銷都比以前大了,多給200元就相當于是“通脹補貼”了。 而家住安徽路的周女士更是天天盼著過年,希望能把一份特殊的紅包發出去:“大年初三兒子要帶女朋友來家里,還是第一次見面,我打算包10001元的紅包給她,‘萬里挑一’多吉利的數字。 ”昨天下午,她在香港中路青島銀行網點一次就取了3萬元嶄新的鈔票,說一定要給“準兒媳”和親戚家的小朋友一個“驚喜”。(記者 孫成富 見習記者 宋曉華) 相關提醒 春節防范“轉賬電話”騙錢 忽然接到“銀行”或“公安”的短信或電話,通知你 “您的賬號信息被泄露,款項可能會被不法分子轉走,請您把賬號上的錢迅速轉到銀行特殊賬號×××”。但實際上這些幫助你的“好心人”才是真騙子……臨近春節,“轉賬”等銀行卡詐騙行為又開始猖獗。青島銀聯昨天發布了春節用卡提示。 銀聯相關專家表示,市民須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除密碼外,身份證號、信用卡卡號、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后三碼”也是需要保密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進行機票、商旅和酒店預訂等遠程非面對面交易,所以不要輕易泄露。 ” 同時,身份證和銀行卡要分開放置,刷卡憑證、簽購單、注銷的銀行卡等都要謹慎保管或銷毀,以免個人信息被盜用。 接到任何要求轉賬和索要密碼的電話,均應保持高度警惕。遇到“銀行工作人員”或“公安”以普通電話號碼或短信號碼發布資金轉賬通知,應及時與發卡銀行客戶服務專用號碼聯系,鑒別通知真偽;對要求轉賬的電話和短信,不要輕易相信,首先應謹慎核對其身份和賬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