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新德在啃雪堅守崗位。資料圖片 貴州綏陽交警抗凝凍吃雪堅守崗位成網絡紅人 “啃雪哥”:山勢高,雪也干凈 本報記者 龔金星 汪志球 核心閱讀 近日,一組以《貴州遵義交警抗凝凍啃雪堅守崗位》為題的圖片迅速躥紅網絡。一張交警“啃雪”吃面包的照片更是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稱該交警為“貴州英雄”,有人指責他“是在作秀”。而對于身處貴州大山抗凝凍一線,天天在道路上撒鹽,保道路暢通的交警來說,這僅是他們的“家常便飯”。 “啃雪哥”網絡躥紅 引來數萬網友追捧,評論多達數千條 1月9日上午,新聞“兇猛寒流席卷中國”欄目,發布了一組以《貴州遵義交警抗凝凍啃雪堅守崗位》為題的新聞圖片。隨后,多家媒體都對這組圖片進行轉載,引來數萬網友的追捧,評論多達數千條。啃雪的貴州交警由此躥紅,網友將其稱為“啃雪哥”。據核實,這位啃雪的交警正是綏陽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六中隊指導員黃新德。 記者日前趕到綏陽縣旺草鎮交通樞紐海拔1700多米的分水嶺,黃新德正在組織交警撒鹽破冰,四周白雪皚皚。“自從7號這個通道打通后,每天都要撒鹽,因為這里海拔高,又是北部四個鄉鎮10多萬人外出的必經之路。”黃新德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一邊將一袋工業鹽往山坳上拖。“我們在這兒已經守10多天了,還要守,守到凝凍全部消除。”旁邊一位協警說。 新年伊始,綏陽境內出現低溫雨雪天氣,道路結冰出現凝凍。全縣近2000公里道路全面告急!綏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全體民警、協警,迅速集結上路,交警六中隊全體人員11人在旺草中隊駐地集結,迅速奔赴轄區各易凍易滑路段開展防凍防滑工作。 食品不夠白雪當水喝 數個日夜沒回家的交警們,晚上把車當床 1月1日22時許,交警六中隊迅速奔赴分水嶺路段的兩端實行封路禁行的臨時交通管制措施,與鎮政府的干部們一起,開展雪凝道路災情調查、救助被困車輛人員、撒鹽融冰化雪、指揮疏導交通等工作。黃新德作為指導員,在交警六中隊工作了足足15個年頭,對轄區道路情況最熟,出發前他準備了一些面包、方便面、礦泉水。可大家都沒有想到,這一去,就是6天,所帶食品遠遠不夠。 用了4天時間探查分水嶺路段的凝凍情況后,黃新德組織交警用兩天時間撒鹽破冰,打通了青杠塘至石浪關的分水嶺路段。但是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凝凍了車輛也上不來,沒有食物補給,交警們餓了想吃一口熱飯、渴了想喝一口熱水,那是一種極不現實的奢望。他們只能吃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面包,把白雪當水喝。已經好幾個日夜沒有回家的交警們,晚上就把車當床。 1月7日,通過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封路達6個晝夜的凝凍道路終于打通,黃新德駕駛警車護送了第一臺車輛平安通過了分水嶺。隨后的幾天里,黃新德每天駕車護送過往車輛達300余臺,為車輛檢查安裝防滑鏈近百臺。 吃雪如同家常便飯 每年10多天凝凍期,交警都會到這里撒鹽 生活中,黃新德還是當地聞名的“活雷鋒”。參加工作20年來,他幫扶的貧困家庭無數,資助10多個貧困學生跨入大學的校門,如今還資助著4名貧困學生。在一次安全教育活動中,黃新德了解到在旺草鎮某中學有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小滿,因家庭貧困即將輟學。于是,黃新德戒了煙、省吃儉用,給小滿交學費、添置學習用具。在黃新德的幫助下,小滿學習更加刻苦,2007年高考,小滿以全縣最高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學。 “啃雪只是一件平常的事,在那種條件下,換成你也會吃雪止渴。這幾天總有媒體打電話,我說那是一件極平常的舉動,山上地勢高,雪也干凈。”黃新德說,“分水嶺幾乎每年都會有10多天的凝凍期,我們每年都會到這里來撒鹽融冰,2008年甚至在這里守了20多天。” 對于網上的議論,黃新德說:“很多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還不了解這次凝凍災害的程度,希望能有更多山外的人了解我們真實的生活,了解山區的艱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