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青島海洋漁業、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濱海旅游等傳統產業穩步發展。(本報資料照片) 傅學軍 攝 ????青島藍色經濟強勢崛起 ——“十一五”藍色經濟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藍色是山東的特色,更是青島的特色。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龍頭,青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十一五”期間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藍色經濟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處在轉型發展中的青島,正向著“到2015年,基本建設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產業的聚集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范區;到2020年,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藍色經濟強市”的目標任務闊步前進。 ????藍色經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青島因海而生、憑海而興,“十一五”以來的跨越式發展,使青島海洋經濟形成明顯優勢。 ????“十一五”期間,青島海洋漁業、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濱海旅游等傳統產業穩步發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藥物、海水淡化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值已占全國的40%,成為我國海洋藥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研發和生產基地。 ????特別是近兩年來,青島按照中央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在全面部署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調整優化海洋經濟結構,推進青島在海洋運輸裝備制造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船舶工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快速發展,藍色經濟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呈現良好勢頭。 ????據市發改委介紹,2009年,全市海洋產業產值達到1238億元,實現增加值475億元,海洋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調整為10:36:54,三產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293億元,同比增長15.3%,高于GDP增長速度,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1.3%。 ????重點區域和項目拓展發展空間 ????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青島加快構筑“一帶、五區、多支撐點”的藍色經濟總體空間布局,有效拓展藍色經濟發展空間,重點推動董家口港口及臨港產業區、膠州灣西海岸經濟區、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膠州灣東海岸現代服務業區、鰲山海洋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示范區五個功能帶動區建設,打造一批現代漁業、濱海旅游、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物流、資源綜合利用、科普教育、海島開發等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形成以環膠州灣為核心、東西兩翼展開的藍色經濟帶。 ????在全市上下努力下,藍色經濟區重大區域和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董家口港區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全國最大的40萬噸礦石碼頭加快建設,今年底將有三個碼頭達到簡易投產條件,原定三到五年的開港目標將提前實現。前灣港區新增6個萬噸級集裝箱泊位。高新區繼續實行飽和性投資,膠州灣北部園區初展形象。保稅港區一期封關運營,今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24.4億美元,同比增長75.1%。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竣工投產,武船重工海洋工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712船舶電力等項目加快建設,小港灣郵輪碼頭、唐島灣游艇會、海上嘉年華等項目進展順利。 ????“創新+環保”為新一輪發展奠定基礎 ????“十一五”以來,青島海洋經濟自主創新能力、環境保護能力等明顯增強,藍色經濟區支撐條件進一步完善,為今后藍色經濟區的新一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約46%的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課題由駐青院所承擔,獲得海洋領域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科技進步、自然科學二等獎14項。2009年,全市海洋科技研發投入達到105億元,占GDP比重在2.1%左右。先后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全國首個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城市,青島高新區被國家批準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一些重點領域中的研發項目獲得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資金支持,有的已在嶗山區、高新區落戶。 ????2009年,全市實施34項水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新建排水管網265公里,投資額超過前10年總和,全市海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海洋環境保護力度得到不斷提升。 |
上一篇:帆船之都揚帆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