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半島網聞 > 正文

農戶家藏200歲熨斗 證明王臺古商業中心(圖)

來源:青島早報-- 2010-10-27 07:41:35 字號:TT

????膠南市王臺鎮文物愛好者李德全在搜集文物資料時,意外在王臺東村一九旬老太家里發現了一塊元寶狀的巨石,昨天經膠南市博物館專家鑒定,元寶石實際上是一塊“踩石”,距今已有約200年歷史,是一些大型染坊在染完布后,用來平整布料的,作用相當于現在的熨斗。“‘踩石’在膠南還是首次發現,充分證明了王臺鎮當時是一個商業中心,對研究清朝時期的印染業也非常有意義。”文物專家說。

????元寶石有五六百斤重

????“我在搜集王臺鎮文物資料時,在東村的薛老太家里發現了一塊模樣很像元寶的大石頭,老太說它是熨布用的,希望文物專家能認證一下。”昨天上午,70歲的膠南市王臺鎮文物愛好者李德全撥打早報記者電話反映。

????記者隨后趕到王臺鎮駐地,在李老漢的帶領下,來到90歲的薛老太家里看到,這塊元寶石就擺放在院子東側,長約110厘米,高約70厘米,厚約30厘米,中間有一個凹口,看起來確實像一塊大元寶。“根據我的經驗,這塊元寶石應該是花崗巖制成的,得有五六百斤重。”李老漢告訴記者。

????“這塊石頭是以前俺老伴先人的染坊里熨布用的。”薛老太告訴記者,她老伴姓賈,原籍是高密,已經去世多年了,清朝時,她老伴的曾祖父逃荒來到王臺鎮住下,給一家染坊打工,后來這家染坊逐漸敗落,最終倒閉了,染坊主沒能力支付工錢,就將這家染坊廉價轉讓給了她老伴的曾祖父。

????曾被遺棄在墻外幾十年

????據薛老太的小叔子、76歲的王臺東村村民賈立德介紹,他的曾祖父用心打理這家染坊,生意慢慢興隆起來了,后來這手藝一直傳到他父親這一代。“當時的賈家染坊很出名,四方的村民都來染布,院子里的晾布繩上每天都曬滿了各種顏色的布匹,隨風擺動,非常漂亮,我和哥哥弟弟們經常在布匹之間穿來穿去地玩兒,有時身上沾上了各種顏色,為這個事,俺父親老訓我們。”賈立德告訴記者,到他們這一代,全家沒人再搞染坊了,這塊熨布用的大石頭就沒有了用場,一直被放在墻門外的一個角落里。

????“前幾年,俺的兒孫們覺得這塊石頭年頭不少了,代表著俺家的一段過去,丟掉了可惜,再說它是個元寶形的,挺吉利,于是又把它搬到了院子里。”賈立德說。

????踩石在膠南是首次發現

????膠南市博物館文物專家在認真考察后認為,這塊元寶石是以前染坊里熨布用的“踩石”,又叫踹布石,其用途就跟現在的熨斗差不多。(“有些布匹在洗染后會縮水,而且還會起褶子,‘踩石’就是當時為了恢復布料長度、平整布面的一種工具。”文物專家說,踩石頭的人叫做踹匠,踩布時,先將布匹卷于軸上,置放在凹形的承石上,再把踹石壓在布軸上。踹匠站立于踹石的兩個尖端上,雙手扶住兩邊竹竿,雙腳不斷晃動踹石,反復碾壓布軸,使布面平整光亮。蹬踩石不僅需要絕好的體力,還需要充分的技術,要求速度快,平穩度高,這樣踩出來的布匹才會平整。

????“一般規模比較大的染坊內才備有踩石,較小的染坊不備此物,這說明當時的賈家染坊規模是比較大的,也證明王臺當時的確是一個商業中心。”文物專家介紹,“踩石”在膠南還是首次發現,據推算,這塊踩石距今約有200年歷史了,它保存完整,為研究清朝的印染業提供了實物依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記者 趙玉勛 攝影報道)

更多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SHOW| 铜梁县| 新源县| 广平县| 安阳县| 佳木斯市| 昌吉市| 磐安县| 鄂州市| 茶陵县| 苏尼特左旗| 抚顺县| 神木县| 准格尔旗| 玉树县| 武陟县| 贵德县| 宜黄县| 平原县| 化德县| 长垣县| 从江县| 秦皇岛市| 安龙县| 都江堰市| 日土县| 阳高县| 深泽县| 西华县| 武功县| 普格县| 昭苏县| 清原| 三门县| 蒙山县| 吉木乃县| 晋江市| 望谟县| 沙雅县| 山西省|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