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吉林原總督學受賄千萬落馬 揭高校腐敗利益網

1
青島新聞網 2010-10-19 11:21:59 中國青年報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于興昌在案發前出席活動時的照片。(資料圖片)

????剛剛過去的這個“十一”長假,對吉林省各大高校領導而言,恐怕并不平靜。

????9月26日,吉林省紀委召開會議,通報今年以來查辦的5起黨員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高校獨占兩席。

????首當其沖的就是長春師范學院原黨委書記王欒周(正廳)巨額受賄案,長春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李伯承受賄案也位列其中。

????更大的地震則是此前不久,吉林省原總督學于興昌受賄千萬元弊案的“塵埃落定”:這位多年來吉林省教育界落馬的第一個正廳級干部受賄上千萬元,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如果不是因為一樁房地產案子扯出于興昌,他現在應該已經平平安安地退休了。”多位教育界人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感慨。

????發跡

????從下鄉知青到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于興昌仕途一路順暢

????2009年的夏天,于興昌剛剛慶祝過60歲生日。然而,他沒能迎來平靜愜意的退休生活,他一帆風順的仕途被提前畫上了句號。

????2009年9月25日上午,吉林省紀委通報于興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因涉嫌受賄,他當日被刑拘,同年10月9日被逮捕。此時距其就任總督學之職還不到一年半,他也由此成為多年來吉林省教育界落馬的第一個正廳級干部。

????于興昌,男,吉林德惠人,1949年7月出生,漢族,研究生學歷,1968年10月參加工作,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長春理工大學一位曾與于興昌共事多年的老教授在回顧中大致勾勒出其早年經歷。

????于興昌曾作為知青下過鄉,在農村入了黨,1972年,于興昌考上長春理工大學的前身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畢業后留在了“老一系”(光學機械系)做學生輔導員。

????在這位老教授的印象中,于“為人挺好的,工作積極肯干,很有頭腦”,曾多次被學校、省市評為優秀輔導員、先進模范。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于興昌迎來人生的重大機遇。

????年僅30多歲的他被任命為當時光電分院的黨總支書記,在這所以光學起家的高校,這一龍頭院系的“班長”無疑被寄予厚望。

????這位老教授回憶,當時在學校一批黨總支書記里面,于興昌挺能干的。

????于興昌在任大概有五六年,管黨務、規劃發展、人才儲備,學院搞得有聲有色,專業蓬勃發展,師資力量壯大、科研項目到位多、教學好。這一切,在這個不大的校園里,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位老教授說,至今這個學院的專業實力在全國依然處于前列,這其中有于興昌的努力,“打下了好的基礎”。

????1992年,于興昌上調省高校工委。

????這位老教授還參加了省里調人的民意測驗,“當時這一關很重要,如果大家都有意見,他也上不去。”

????從此,于興昌開始在教育系統平步青云。

????其后的經歷在一審判決書中清晰可見。因為圍繞于興昌的159筆受賄,全部發生在這一階段。

????于興昌先后擔任過省高校工委黨建部部長、宣傳部部長兼機關黨總支副書記等職。

????1995年8月,于興昌出任省高校工委助理巡視員,1997年12月任省高校工委副書記,2000年5月兼任省教育廳副廳長。

????2008年6月18日,中共吉林省委組織部發布20名擬任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于興昌位列第一,擬任職務為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

????一年之后,隨著紀委的雙規,這一切戛然而止。

????落馬

????受賄159筆,“請托的人太多了,有些實在記不清了”

????“2002年,于興昌經其弟于興軍介紹,為長春某大學學生石某調整專業提供幫助,收受賄賂1萬元。”中國青年報記者輾轉獲得的一審判決書中記錄了于興昌的第一筆受賄。

????當時的于興昌“猶豫了一下就收下了”,于興昌回憶,“這1萬元來得太容易了,一個電話就辦妥了。”

????正是從這一次開始,于興昌逐漸沉迷于貪欲之中。

????每到高考錄取的時候,給于興昌塞的“信封”越來越厚,后來干脆就直接送存折、銀行卡了。于興昌說自己的腦子里就像有一個計算器,不斷累積著每一筆“收入”,看著數字不斷增長,他感到非常滿足,“現在想,那就是上癮了。”

????2006年,于興昌的妻弟王北軍拿來一張名單,稱這些考生有的想調換專業,有的想入學,讓于找人幫忙。“我粗略看了一下,上面涉及到的學校應該都會給我‘面子’。”

????作為高校黨工委管干部的副書記,于興昌對吉林省內40余所高校200余名廳級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有了收受巨額賄賂的便利條件。

????幾年時間里,僅通過王北軍提供的名單,于興昌受賄超過百萬元。

????于興昌坦承,學生的錢畢竟太零散,總感覺不“解渴”。

????2006年,有房地產商托于興昌幫忙拿到延邊大學的一塊土地,許諾事成后出資100萬元為其在長春市購買一套住房。為此于興昌3次飛赴延邊,向校方施壓,最后該開發商果然未經招標拍賣掛牌程序就拿到了那塊地。

????正是這一房地產項目的違規操作,成為于興昌案發的導火索。此開發商后因其他案件被查,牽出于興昌。

????延邊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2001年~2009年,于興昌利用擔任吉林省高校黨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的職務之便,在學生擇校、考試錄取、調劑專業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受賄案54起,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共計953萬元,其中于興昌分得801.8萬元。另外,于興昌有1000余萬元家庭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

????在總計159筆受賄記錄中,除最大的一筆122萬元賄款源自替人拿地之外,其余皆與考試錄取、調整專業等有關,每筆賄款少則5000元,多則20萬元,就連于興昌自己也說,“請托的人太多了,有些實在記不清了。”

????一位旁聽過該案的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時于興昌背對旁聽席,難以看全其面部表情,但整個宣判過程他表現平靜,唯有常美麗(于興昌的特殊關系人——記者注)時有哭泣。庭審結束時,4名被告人未提出上訴。

????一切或許就像在當地廣為傳播的于興昌在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期間給家人的信中所寫的,“這幾年,我也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是見不得光的,時常感到戰戰兢兢,但又心存僥幸,內心總在惶恐之中。現在,組織上發現了我的罪行,對我進行調查,我心里反而安穩了。”

????其人

????教育廳內的神秘與廳外的高調交相輝映,充分展示了一個雙面于興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省教育廳人士回憶,中等個的于興昌外表忠厚,但不怎么說話,整天神神秘秘,“讓人心里感覺不那么好,用東北人的說法,不是那么磊落。”

????這位人士分析,或許這也是源于于興昌的分工——專門管高校廳級干部的選拔任用,“具有管組織工作的干部特點,謹言慎行”。因此,即使在一個系統內部,如果不是他主管的干部,和他打交道的機會也不是太多。

????這位人士說,于的案發,事前沒有任何前兆,即使在教育廳內部,也沒有聽到過什么傳言,省里的雙規消息出來,大家挺吃驚,一方面是對他個人;另一方面,大家都沒想到教育界也會有這么大金額的腐敗案。

????同樣讓他感慨的是,于興昌這種謹慎的性格帶到了生活中,檢察機關傳出的消息是,受賄那么多,他基本沒花。而在廳里出現時,他也是經常穿著幾十元錢一件的打折襯衫。

????與教育廳內的反映截然不同,在一位與于興昌接近者的觀察中,于是個不甘于寂寞的老人,比較愿意交朋友,不懼怕熱鬧,甚至熱衷出席一些大款的宴會。而對于政府系統而言,遵照一般通行的規則,省廳級領導通常都是深居簡出,慎重選擇場合。

????吉林一所高校的張華教授(化名)曾見證過于興昌的一次高調。

????于興昌出事前半年,曾出席一位房地產商家的婚禮。這位正廳級領導作為證婚人在臺上公然宣稱:“我就是某房地產商的好朋友。”

????而這位暴富不久的房地產商也在臺上高調說:“黨政軍領導我們都好使。”此時的于興昌就在一旁起哄。

????張華教授說,于興昌當時那種張揚、高調和興奮,很多人在下面看著都不舒服,這樣的場合,上百桌的酒席,大可不必這樣,“作為省一級的教育領導,顯然有失身份。”

????張華教授當時就隱隱有種預感,“他日后的出事不是什么意外。”

????張華教授分析,作為官員,于興昌不注意檢點言行、不分場合,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張揚,他才能接觸那么大的關系網,收到那么多請托的條子。

????據張華教授觀察,在高校里,就連一些普通老師都知道,想要提拔到校級領導,于的路子能走通,“這類信息都會口口相傳,而且傳得很快。”

????一個坊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是,一個女局長在提拔前托過很多人,其中包括于興昌,當上后,也吃不準是不是于的路子起了作用,但還是決定送30萬元過去,結果辦案人員在于興昌的辦公室里搜出了這個還沒有存進銀行的信封。這位女局長也由此被免。很多人戲謔:“要是不送可能還沒事。”

????震蕩

????于案被如是定性,“嚴重損害了教育系統的形象,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

????剛聽說于案時,長春理工大學一位與于興昌共事多年的老教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貪污那么多呢?”

????在這位老教授看來,于其實根本不缺錢花,一個女兒在國外,太太也是長春理工大學的教授,教英語,還曾做過學校外事辦主任。

????于調走后,每年都會回學校,即使是作為省里主管高校的領導,與昔日的同事見面依然很客氣,大家對他印象很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省屬高校處級干部說,于案對于吉林全省高校無疑是一場地震,大家普遍反映有幾個沒想到:第一是沒想到在教育領域的這類高層官員也會被抓;第二是沒想到他個人涉及的受賄數額巨大;第三是沒想到以前以為收點感謝費不算什么,但是于案里這些都是罪證。

????這位老師回憶,于案后,在高校引發了系列風暴,學校為此專門開會講廉政建設,在處級領導中也做過專門傳達,學校一位招生辦主任被上級組織叫去談話。不過,之后并沒有聽說有人因此被牽出。

????招生、就業等部門低調了很多,比如以前在學校里,打聽一下今年有沒有點招名額,是個很普通的事情,只要認識的人都會指個路子,現在都很謹慎,“這事不要問了,我沒法給你打聽”;關系很熟的則會來上一句,“你不會是想當中介掙點錢吧?”

????這位老師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講,于案的查辦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事實上,吉林省教育界也在不斷反思。

????2009年12月30日,在全省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教育廳何文博副廳長做了專題報告,于興昌腐敗案件被作為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

????報告稱,于興昌違紀違法案件發生后,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腐敗問題雖然是發生在他個人身上,但嚴重敗壞了教育系統的形象。針對這個問題,省教育廳黨組及時采取措施,用于興昌腐敗案件作反面教材,推進教育系統反腐倡廉建設。

????據稱,于案后,吉林省教育廳領導帶隊組成3個調研組,進行高校黨建工作專項調研;同時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對個別干部苗頭性問題采取提醒談話、函詢等方式進行教育。

????報告還稱,全省教育系統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部門,高度重視信訪和案件查辦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一年來,教育系統立案、查處案件74件,結案74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17人。

????在這次會議上,吉林省教育廳廳長、省高校工委書記盧連大對于興昌案如是定性:“嚴重損害了教育形象,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本報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雷宇 (微博)

????國慶前夕,在吉林一省之內,就傳出長春師范學院原黨委書記王欒周(正廳)、長春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李伯承因巨額受賄同時落馬的消息。

????而在于興昌雙規前后,武漢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昭方、常務副書記龍小樂弊案傳出,一時震驚全國。此前,高教大省湖北就有包括部屬院校武漢理工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校級領導因涉貪、受賄等身陷囹圄。

????“教育系統特別是高校違紀違法案件進入多發階段,大案要案開始出現。”吉林省教育廳廳長、省高校工委書記盧連大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涉及校級領導干部的案件不容忽視,基建工程、招生等重要領域成為易發多發環節。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紀委特約研究員邵道生曾對此給予深層解讀:以前高校的腐敗問題并未得到充分暴露,而“這幾年高校在‘大躍進’背景下存在著巨大的利益誘惑,在利益重新調整之時,有錢人和有權人就會勾結起來切這塊利益蛋糕,高校也不外乎如此”。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東北地區高校教授以高校進人舉例。在國內某些高校,一度傳出要想進一個大學老師,沒有二三十萬元進不來。為什么呢?在這個學校工作的教職工子女可以有上幼兒園、附小、附中,以致上大學的優惠,這一套待遇,就值20萬元,只要能弄到一個大學老師的身份,在大學混一輩子,子女都有保障,“有錢人和有權人在這里產生了交集。”

????就于興昌案而言,于興昌先后擔任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兼吉林省高校黨工委副書記、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正廳級),對吉林省內40余所高校200余名廳級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有著相當大影響力,由此也形成了新的利益鏈條。

????吉林省內一位教授則稱,像于興昌這種級別的官員,要安排一個學生錄取,根本不需要直接與各高校招生辦的工作人員打交道,他只需給高校主要負責人打個電話便可解決問題。當事學生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學、進個好專業,舍得在此環節投入,認為請于興昌幫忙辦事后表達感謝理所當然,而且事后大多守口如瓶。

????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各級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均由教育主管部門任命,后者還同時擁有學校的管理權、財權和考評權。學校的人事任免和資源分配大權均掌握在上級機關手中,對于上級領導的“旨意”,學校當然不敢違背。

????一個頗有意味的細節是,檢察機關在于興昌家里搜查出的購物卡就多達960余張,面值從500元到1萬元不等,僅此一項就價值90余萬元。調查中發現,于興昌的銀行存款在年節前后都會出現大幅增長。

????與此相呼應的是,2009年9月吉林省紀委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專門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國慶、中秋‘兩節’將至,一定要從嚴要求自己和親屬,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

????吉林省檢察機關撰文分析,教育行政化是于興昌腐敗的催化劑,正是部門權力過于集中、缺乏監督,才出現權力尋租。教育界領導頻頻落馬折射出對教育管理權監督缺位之痛。

????“在關注教師素質、學術風氣、師道尊嚴等問題的同時,切莫忽視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官員們的管理。”于興昌案辦案檢察官發出示警,官員們掌控著公辦學校的人權、財權、物權甚至學術權,與站在前臺的學校領導和教師相比,他們的腐敗行為更加隱蔽,他們腐敗造成的后果更加可怕。

????一些觀察人士把希望寄予7月29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在這份《綱要》中,提出“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想,包括推進政校分開和管辦分離,要求政府及其部門“減少和規范對學校的行政審批事項,依法保障學校充分行使辦學自主權和承擔相應責任”,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等等,為通過制度建設抑制教育腐敗指出了明確路徑。本報記者 雷宇 實習生 莊鄭悅

????于興昌落馬,讓一張糾結隱秘、盤根錯節的利益網漸漸浮出水面

????—— 弊案揭出部分高校腐敗的隱秘角落

????“于興昌完全是自己折騰出事的。”當地高校的一位工作人員李俠(應被采訪對象要求,化名)認為,于興昌案發有其個人貪欲無限擴張的一面,如果于興昌僅僅是在教育系統內部操作,受益人不可能舉報,他也就相對安全;但他涉足房地產,讓手下的官員去協調房地產商,這樣風險就大了,房地產商一出事自然會把他供出來。

????在李俠看來,只要好好研究一下于興昌在教育系統內部的操作,就可以看出于興昌的犯罪事實折射出一種普遍性,就是大學里的資源到底有哪些可以用來做利益交換。

????縱觀于興昌涉及的54起案件,基本發生在高校。李俠對于興昌案一審判決書進行了專門梳理,以“關鍵詞”的形式輯錄下一些與高校資源有關的案例。

????關鍵詞:大學錄取。2009年,接受吳某請托,為學生張某某錄取到吉林大學提供幫助,收受賄賂5萬元。

????關鍵詞:轉學。2008年,接受杭某的請托,為學生陳某從吉林化工學院轉學到長春理工大學提供幫助,于2009年收受兩個5萬元的存折。

????關鍵詞:自主招生。2007年,接受胡某的請托,承諾為學生爭取大學自主招生名額提供幫助,收受一張1萬元銀行卡。

????關鍵詞:安排工作。2005年,接受薛某的請托,為殷某安排到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工作提供幫助,收受一張3萬元銀行卡。

????關鍵詞:提拔官員。2004年,推薦李某任吉林省教育科學院院長,2006年,李某為感謝推薦并繼續支持,送給被告人一張存有兩萬元的銀行卡。

????關鍵詞:調整專業。2007年~2009年,接受徐某的請托,為兩人大學錄取或調整專業提供幫助,收受學生家長或親屬賄賂25萬元。

????……

????李俠發現,于興昌案中,高考錄取的受賄案件最多,達104筆,受賄金額達379萬元;其次為校內轉專業,有29起,金額約173萬元;此外還有上重點中學、重點小學、國外考試機會等均成為交易內容。

????李俠認為,于興昌案可以作為一個典型樣本,檢視其落馬軌跡,一張糾結隱秘、盤根錯節的利益網漸漸浮出水面,而高校里的這些有利可圖的隱秘角落終于暴露在公眾視野下。

????同時,于興昌一案牽涉學校之多,省內大、中、小學莫不涉及,其中包括吉林大學、東北電力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等30余所高等院校和專科院校。

????“這種資源交換,沒有約束,讓高校成為腐敗的一個重災區。”李俠認為,加強制度建設,應該從源頭上去研究。

????從事法律研究的李俠與辦案檢察官有過接觸,他發現透過于興昌案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打招呼”都有名目和理由,比如引進人才。當法律、規定為潛規則留出空間的時候,潛規則就會放大、膨脹,橫行泛濫。比如高校留出“點招”名額,就為高校腐敗留出了空間,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給紀檢審計造成了疏漏。

????一個更加可怕的現實是,于興昌十余年主管吉林省高校廳級、副廳級干部的提拔和使用,重權在握,但其犯罪都是間接的,他所有的腐敗都要通過大學的領導者完成,而大學的領導者如果真想要腐敗則更加容易。(記者 雷宇 實習生 甘曉)


相關閱讀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上一篇:今年最強臺風“鲇魚”將來襲 海南恐雪上加霜
下一篇:韓美決定每年在黃海兩次軍演 韓擬建輕型航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类乌齐县| 安新县| 开平市| 林周县| 都江堰市| 嘉黎县| 枣阳市| 台山市| 乌兰察布市| 宁海县| 东兰县| 防城港市| 焉耆| 潮州市| 营口市| 法库县| 阜宁县| 靖江市| 余姚市| 长春市| 忻州市| 河东区| 皮山县| 达孜县| 昌邑市| 东海县| 呼和浩特市| 平阴县| 德清县| 交城县| 岫岩| 武威市| 临高县| 浦东新区| 泸定县| 云梦县| 嘉义县| 资中县| 桐乡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