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6 年前,青島市東部崛起一個新的行政區,因其坐落于嶗山腳下,故取名嶗山區。 16 年后的今天,嶗山區已經發展成為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石老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國家風景名勝區等“ 國”字號基地、 園區。 今年上半年,嶗山區完成生產總值152億元,同比增長9.6% ;稅收收入68.16億 嶗山區靠什么? 在“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嶗山區公布了“嶗山金融聚集區發展規劃”,以金融業為主導,引導其他產業和傳統服務業提升水平,推進創新。而金融企業強大的聚集作用,給嶗山引來高端人群、完整的金融市場和高端零售業,體育、創意、演出等文化產業,形成人流、商流、財流的良性互動。 嶗山土地資源有限、發展空間緊缺的區情,讓嶗山“資本強區”的理念愈發堅定—充分發揮區位優越、資本匯聚、智力密集的優勢,堅持產業發展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同步推進,走出了一條以資本促產業、促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這就是嶗山“資本強區”的“路徑圖”。 從這樣一組數字里,或許能對近幾年嶗山資本強區“路徑圖”的發展脈絡作以解讀:2009年,全區各類金融機構達39家,其中市級以上金融機構6 家,金融業實現增加值 17.8億元,銀行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 418.4 億元和 299.4 億元,同比增長16.5% 和 22.9% ,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強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