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馬石公共租賃房已經開始選房了,不久,千余戶中低收入家庭將搬入配套齊全、設施完善的新建小區;我市最大的廉租住房項目——四方區康居公寓作為今年籌建的8000套保障性住房項目之一,將于年底前公開配租,1972套廉租房將全部供給低收入家庭;虎山腳下打造的生態大盤——文昌閣村改造項目不僅提供高品質的商品房、回遷房,還將建設1014套經濟適用房和200套廉租房,入住居民將共享小區的教育、衛生等配套設施……一個個保障性住房實現了老百姓“安居”的夢想。
????記者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獲悉,截至6月底前,分布在13個項目中的8000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開工。不僅如此,年內計劃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8000套,目前申請工作已經在市內四區各個街道辦事處展開。
????人物: 租賃房讓一家人團聚
????“看到我們選上了新房,孩子比我們老兩口還高興,一家人終于可以團聚了。”家住江西路金湖小區附近一老式團結戶的高先生說這話時,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7月1日,一家三口成功申請河馬石公共租賃房,并且在小區3號樓選了一套建筑面積為70.33平方米的套二新房,站在視野開闊的13樓,可俯瞰整個新建小區,讓他心底無比得敞亮。
????而眼下他和妻子兩人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團結戶單間中,記者日前來到高先生家中看到,打開大門后是一條過道,這是三戶團結戶家庭的公共走廊,其中北邊的一間就是高先生家。掀開一道簾子,整個家一覽無余,一張大床和一個櫥柜占去了絕大部分空間,此外就是一張靠窗的吃飯小桌,家里唯一值錢的就是一臺老式17寸的彩電。“房子實在是太小了,我們倆收入又低。沒辦法,女兒就只能到她奶奶或者姥姥家輪流住,這一住就是16年。”在一家商廈做保安的高先生說,如今女兒已經23歲了,剛剛參加工作,高先生和妻子覺得有愧于孩子,今年2月份得知河馬石公共租賃房要公開配租了,二話不說就提交了申請。高先生介紹說,租賃房的租金加上小區管理費一個月大約要九百多元,他打算將現有的小屋出租,大約能有四百多元的租金收入,這樣一抵消,每月只需要五百多元的租金支出就能享受配套齊全的套二新房,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探訪: 最大廉租房工程開始內裝修
????昨日記者來到四方區康居公寓施工現場看到,18個樓座主體已全部封頂,不少樓座的外部裝修已經結束,轉入了內部裝修。記者在9號樓一單元301戶樣板間看到,內墻潔白無瑕,廚房、衛生間地面已經鋪上了地磚,灶臺、抽油煙機、座便器、洗手盆等一應俱全。工程負責人介紹說,房子裝修交付,申請成功的家庭拎包直接入住。據悉,此項目位于四方區開平路以北,周口路以東,洛陽路以南,共有18個樓座,建成后將提供廉租住房1972套。
????記者又來到文昌閣村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據了解,文昌閣村改造項目配建四棟小高層,包括三棟11層樓和一棟13層樓,共能提供398套經濟適用房。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棟11層的小高層已經分別施工到6層、8層和9層,13層的小高層剛開始1層施工。“整個項目共配建廉租住房200套,經濟適用房1014套,今年年底前將對一期的398套經濟適用住房進行公開銷售。”市住房保障中心負責人介紹。
????據悉,6月30日,隨著四方區洛陽路片區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開工儀式的如期舉行,我市今年8000套保障性住房全部開工建設,也標志著我市第一個住房保障三年規劃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順利完成。為推進項目進展,市領導多次帶隊赴項目現場進行現場辦公,各區政府和市土地、規劃、建設、市政公用、環保、人防、消防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并開辟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各項前期手續辦理工作。經過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各區政府的共同努力,截至6月30日,今年計劃開工建設的13個項目、8000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開工建設。這13個項目,分別是市南區的南島組團改造項目(南片)、東平路以北建設項目、南村路46號騰空改造項目;市北區夾嶺溝廉租住房建設項目;四方區開平路廉租住房建設項目、海岸路6號和22號項目(海岸馨園)、臺柳路138號項目(香榭蘭亭)、洛陽路片區集中建設(一期)項目、宜昌路片區集中建設(一期)項目以及李滄區棗山路168號項目、小棗園三期項目(御景山莊)、毛公地舊村改造項目、上王埠、東王埠、桃園舊村改造項目。
????建保障房已投資100億元
????昨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陳培新接受本報專訪,談了我市在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上面的創新做法及下一步計劃。
????記者: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陳培新:2007年全市住房建設工作會議以來,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將其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改善民生、執政為民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已經連續四年將住房保障工作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好的實事之首。決心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通過建籌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以及“兩改”、筒子樓改造等措施,基本解決3.5萬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2007年至2009年,市區兩級財政直接投入18億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減免配套費4億元,通過劃撥和限價方式讓渡的土地收益達52億元,共74億元。再加上2010年約29億元,四年合計將超過100億元。
????記者:在推進保障房項目建設上,我市有哪些創新性的舉措?
????陳培新:為加快推進我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在認真總結近幾年來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市積極采取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設相結合的方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房源。今年除四方區洛陽路片區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外,還有市北區的夾嶺溝和四方區的宜昌路兩個片區的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也如期順利開工建設,這三個集中建設項目一期可建設保障性住房4902套,其中廉租住房895套,經濟適用住房4007套,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市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記者:我市在保障性住房的租售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
????陳培新:在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的同時,今年我市加大了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年內計劃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8000套,其中廉租住房3000套、經濟適用住房5000套。為強化資格審核、建立部門聯審制度,今年2月份,我市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了 《青島市保障性住房申請資格審核實施細則》,由國土房管、民政、公安、勞動保障、公積金、稅務等部門聯合對申請保障性住房家庭的住房、收入、婚姻、財產等情況進行核查,資格審查準確率大大提升。為方便廣大市民辦理保障性住房的申請手續,根據住房保障“三級審核、兩次公示”的工作制度,我市對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的申請登記工作程序進行了優化調整,申請家庭可就近在其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辦理申請手續。記者 孫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