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河高速上兩村鎮頻現暴力拆遷扣留農民等現象 ????廣河高速增城段:野蠻拆遷一路怨 ????一種無處不在的恐懼和焦慮,時刻纏繞在每一個被拆遷農戶的心頭。2010年6月4日,記者沿廣河高速增城段拆遷點一路走訪,從小樓鎮到正果鎮,不時有村民反映未賠強拆的案例,大多涉及養殖場、房屋、果園、農田等。記者調查發現,這兩個鎮暴力拆遷、濫用警力、扣留農民、補償不到位等亂象叢生。這種野蠻拆遷行為既是對公平正義的褻瀆扭曲,同時又埋下社會治安不穩定的隱患。 ????小樓鎮:暴力拆遷補償不足 ????廣州市增城小樓鎮何新水產養殖場訴稱:2009年4月9日,在沒有接到廣河高速征地通知和補償的情況下,養殖場無端被人強行停電,致養殖場數頭豬生病死亡。9月9日下午2時30分,施工隊100多人、兩臺挖掘機強行施工,養殖場職工阻止時遭毆打,7人被打傷,其中兩人重傷住院治療。當時小樓鎮政府官員和警察均在現場,直到17時30分派出所領導聞訊趕來調解才離開。當日晚上11時30分,施工隊再次到養殖場挖開魚塘,造成20畝魚塘的魚跑掉,直接經濟損失 50多萬元。10日下午4時,施工隊又一次挖開一個9畝的魚塘,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多萬元。 ????一個不得不說的細節是:9月11日,養殖場主何灶新找到該鎮黨委副書記韋先勝反映上述情況,沒想到韋書記說: “他們是爛仔,不要和他們斗,如果制止開工,他們就會打死你們,同時征收魚苗的青苗款你們也得不到補償。” ????2010年6月4日下午,記者趕至小樓鎮政府采訪,黨委秘書湯勇勤聲稱何新養殖場征地拆遷已處理完畢,并向記者提供了一份《關于何灶新信訪事項的調處意見》。從中可以看出矛盾的焦點在于補償金額的不足:何灶新要求補償160萬以上,而廣河公司一共僅補償43.5022萬。另外,調處意見書直接否認了施工隊打傷養殖場人員的事實。但從另一份小樓鎮政府和何新養殖場簽訂的《補充協議》中,記者卻發現,第二條竟是承認強行施工打傷人員并且愿意支付相關賠償的條款,小樓鎮政府簽字的代表人是韋先勝。 ????正果鎮:濫用警力扣留農民 ????正果鎮鳳崗養殖場也是廣河高速增城段被拆遷的對象。2009年9月22日,經廣東國眾資產評估公司和廣州市蘿崗公證處評估及公證,養殖場僅成本投入就達25萬元,但正果鎮政府只按評估標準補償凈收益6.25萬元。另外,養殖場合同期還有10年,且住房、家具、生產工具等并未計算在內。為此,養殖場主何金祥多次向該鎮農辦主任蔡漢雄提出賠償請求,要求合理補償成本均未果。 ????2010年5月17日,何金祥相約被拆遷的村民何金培、何樹華一起到增城市上訪,李副市長指示正果鎮及該村妥善處理協商解決。但當天下午,何金培返回被無故扣留28小時,經村民聚眾抗議后才釋放。5月18日,正果鎮副鎮長姚君惠、農辦主任蔡漢雄等帶領幾百人,其中警察近百人、警車數臺,還有救護車、挖掘機等機械,在經營者不在場的情況下對養殖場及鳳崗尾土地進行強拆施工。 ????記者獲取的一個征地會議通知,足見廣河高速征地拆遷從程序到實體的野蠻。通知說:“5月18日下午3時通報廣河高速公路鳳崗尾合作社征地問題,并現場簽訂征地協議。請鳳崗尾合作社各位戶代表準時出席會議,不出席會議的,視為同意在征地協議上簽字。”落款為正果鎮人民政府,時間是2010年5月17日。 ????2010年6月7日,記者致電正果鎮農辦主任蔡漢雄求證事實真相,他說大多數拆遷戶都沒有扯皮,唯獨鳳崗養殖場要價太高。同時他說將有關何金祥征地拆遷的詳細情況發給記者,但截至發稿之日,未見其提供任何有關資料。 ????廣河高速: ????拆遷補償標準缺失 ????據了解,廣河高速公路全長146.5公里,起點于廣州、終點于河源,是廣東省重點規劃干道,被列為該省“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2010年全線建成通車后,將使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區與經濟欠發達山區連接起來,實現珠江三角洲產業向山區及東西兩翼轉移、開發山區資源、促進產業布局優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宏觀目標。 ????廣河高速公路增城段全長約30公里,橫跨該市中北部的中新、小樓和正果等3個鎮的20多個村。由于每個鎮、村的狀況不一,每個拆遷點具體情況不同,所以難以制定統一的補償標準。記者采訪時獲取的賠償標準資料顯示,每家每戶賠償金額不盡相同,均是由政府工作人員和被拆遷對象具體協商,補償金額有多有少,只要雙方認可就行。但由于這一政策同時具有彈性,也帶來賠償個案的爭訟,或官員從中牟利,或拆遷戶高價要挾等在所難免。 ????佛山5家采石場關閉補償款政府不兌現 ????佛山市三水區5家采石場對區政府的行為頗不滿意,今年6月初,一名業主氣憤地對記者說:“石場被關閉這么久了,說好的補償款一直沒有到位。”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5家采石場被關閉后,當地鎮政府與這些企業簽訂協議,約定在2009年底給予補償。 ????但此后鎮政府轄區體制改革,原屬大塘鎮補償,轉由新成立的南山鎮處理,造成一億多元的補償款一拖再拖。今年6 月,南山鎮政府表示,將在3個月內處理好此問題。 ????據這些企業反映,他們都是原屬三水區大塘鎮的采石場,經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審批并且證照齊全,總投資2.7億元,曾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共有上千名職工。2008年6月9日,5家采石場接到三水區石場關閉領導小組的通知,為了響應三水區各級部門節能、減排的號召,將于2008年6月12日統一關閉大塘鎮的5家采石場企業。為配合上級政府安排,5家企業同意以“協議補償”的方式關閉采石場。 ????經過半年多的協商、資產評估,2009年1月20日,大塘鎮政府與5家企業統一簽訂了《關閉石場補償合同》,約定給予5家企業總計1.1億元的補償款。上述合同還由大塘鎮法律服務所制作了一份“見證書”。 ????記者從“見證書”中看到,大塘鎮鎮長霍泳康代表鎮政府一方在合同上簽字。 ????合同載明,“為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之目的,全面關閉轄區范圍內的采石場。由于采石場提前關閉,給經營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簽訂該協議。協議補償的內容包括前期費用、基礎設施費用、建筑物投入等。對于補償方式,失業下崗員工給予現金補償,其他則以土地使用權作價補償。 ????雙方特別約定了補償款支付時間:一是,合同簽訂之日起90天內付清采礦權價款、復綠保證金等;二是,合同簽訂 180日內付清員工下崗補償金;三是,2009年12月31日前付清所有余款。 ????協議簽訂之后,5家企業都關閉了采石場,遣散了所有職工,鎮政府也按照約定支付了將近1000萬元的職工安置費用。但剩余的約1.1億元其他補償款,從2009年6月,一直拖欠到2010年6月都沒有解決。 ????大塘鎮政府延期履行協議后,5家企業即開始到鎮、區、市三級政府上訪,幾乎每月一次。2010年6月到區政府集體上訪,已經是他們的第10次上訪,但始終沒有結果。他們說,政府言而無信,導致他們轉產解困步履艱難,也影響了下崗職工生計問題。 ????佛山市三水區政府新聞辦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5家采石場反映的問題遲遲未解決,主要是區劃調整所致。5家企業原屬六和居委會,去年5月,六和居委會由大塘鎮劃歸南山鎮,由于調整時涉及大量事務,因此拖延了處理此事的進度。南山鎮政府也向記者表示,5家采石場反映的問題,是由于區劃調整所致。 ????據了解,5家采石場所處的六和村委會,區劃在最近幾年有過多次調整。六和居委會最初為“六和鎮”,2003年并入大塘鎮。2009年5月18日,三水逕口華僑經濟區與大塘鎮六和村委會合并成立南山鎮,至今剛剛1年。六和由大塘鎮劃歸南山鎮后,面臨著大量社會、經濟事務的移交,很多事務都拖延處理,采石場補償問題,自然也在其中。 ????南山鎮政府有關領導向記者表示,6月初,鎮政府已經向他們做出書面承諾,在3個月內解決問題,支付全部拖欠的補償款。南山鎮新成立,財政收入并不充裕。鎮政府表示,在當初簽訂補償協議時,已經預留530畝已征用土地作為補償資金來源,鎮政府下一步準備在國土局通過招拍掛程序拍賣這塊土地,以拍賣款支付剩余的1億多元補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