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老舍的創作黃金期 相關鏈接 老舍 (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被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光榮稱號的惟一作家。1934年至1937年他在青島生活、工作了3年,雖然時間不長,卻是老舍生活和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寫了《駱駝祥子》,短篇小說集《櫻海集》和《蛤藻集》,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長篇小說《文博士》、文學創作經驗集《老牛破車》等一大批 新聞延伸 “名人故居游”多留游客一天 我市文化名人故居多分布在福山路金口路一帶 市南區文化局工作人員表示,“駱駝祥子”博物館是本市繼康有為故居之后辟建為專題博物館的第2座文化名人故居,也是市南區負責管理和運作的首座博物館,填補了市南區在博物館建設方面的一項空白。“這座博物館為我市文化遺產保護特別是文化名人故居保護事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市南區文化局工作人員表示。 據記者了解,市南區范圍還有沈從文、朱樹屏、梁實秋、童第周、劉知俠、王統照、蕭軍和蕭紅、洪深等多位文化名人故居,他們大都分布在福山路、金口路這一帶。“這些故居的產權比較復雜,現在大都有居民居住,對于有條件的,我們也希望可以整修、開放。”市南區工作人員表示,去年已經對多處名人故居的外觀予以整修,這種專打文化牌的名人故居游,可以讓游客在青游覽時間增加一天。 老舍之子舒乙 青島人有文化眼光 人物訪談 昨天的開館儀式上,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表示,青島人很有文化眼光,把這樣一個地方變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是全國文化界的一件大事。舒乙認為,青島在上世紀30年代是全國的第三個文化中心,第一個是上海,魯迅先生在那;第二個是北平,有一大堆的學者、作家、文化人;第三個就是當時的青島,山東大學在這里,邀請了一大批著名的人文作家、學者來這里當教授,形成當時的第三個文化中心。 “這個地方對老舍來說有重大意義。”舒乙表示,父親的三個重要轉折點都出現在黃縣路故居,第一個就是不做教師,而成為自由職業者,以寫作為職業,用稿費來養家;第二個就是寫了一系列好作品,其中包括《駱駝祥子》;第三個就是從這里到了濟南,成為統一戰線文化界的一個戰士。“我要感謝青島,將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延續下去。”舒乙說。 記者 段海鷹 實習生 李瑞祿 攝影報道 |
上一篇:江西今年降雨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