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運來的零幣塞滿了20多個編織袋。王鴻云 60萬零幣從何而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堆積的60萬元零幣中,有不少紙幣已經發霉長毛了,并且發出刺鼻的霉味———如此之多堪稱巨額的零幣究竟從何而來? 信用合作聯社工作人員介紹,錢是煙臺市一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的,他們從哪里來的就不知道了。 記者隨后撥通了該企業一位負責人馬部長的電話。馬部長介紹,60萬元的零幣 有錢還是得進銀行。然而,雖說是一大筆資金,但因全部是零幣,被多數銀行視為了“雞肋”。馬部長介紹,為了存這筆錢,他們可費了不少功夫,連著被煙臺市的六七家銀行拒絕,“其中一位拒絕受理零幣的銀行負責人明確表示,銀行抽不出足夠的人手來進行清點。”馬部長說,最后還好被芝罘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受理,他們也可以松口氣了。 也難怪這些銀行拒絕,因為清點零幣的工作量之大確實驚人。芝罘區農信社的財務會計部呂經理介紹,這60萬元的零幣中,能挑出近一半的殘損幣,其中,紙幣達不到七成新或是有拼湊、圖畫的現象,硬幣出現生銹與鉆孔的現象的,都要按照相關要求退出市場流通,統一上交到人民銀行,換回等額的新幣。對于能夠繼續參與流通的零幣,工作人員需要把硬幣用紙張每50枚卷成一卷;紙幣則必須抻平,每100張捆成一沓,擺放整齊。 “平時也有一些零售企業主或是個體經營者,到營業網點兌換幾百或是幾千元的零幣,但一下接受60萬元的零幣,這在芝罘區還是第一次。雖然工作量巨大,但考慮到為了方便客戶的業務辦理,我們最后還是決定接下這筆業務,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呂經理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