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姓名住址被曝光 2月3日,睢寧紀委書記唐健在會議上表示,對征集的不良信用信息,要向社會公布,讓不良信息行為人的不誠信之舉暴露于社會監督之下,“接受社會輿論的鞭撻,讓其無處遁形”,真正體現出“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局面。 3月22日,睢寧征信辦發布第二批大眾信用加減分情況,在睢寧官方網站“中國·睢寧”和睢寧縣委主辦的贈報《今日睢寧》上,除了公布公民的姓名、 在此次公布的記錄中,信用級別直接進入誠信警示級別(C)和不誠信級別(D)的共有24人。加分的絕大多數都是政府及事業單位員工,主要加分項目為“社會媽媽幫扶孤兒”,而減分則主要是普通群眾。加分項目一般公布個人單位,減分項目一般公布個人住址。 利用網絡誹謗罰100分 從目前公布的1-2月份大眾信用分值加減分結果來看,被罰分的主要集中于不遵守交通規則、惡意欠繳水費、違反計劃生育、個人欠貸等基層社會熱點問題方面。特別是民間借貸流行的當地,個人欠貸方面的信用記錄占據了大部分。 評分細則賦予的具體分值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這樣的特點。比如,在社會管理信用信息方面,計劃生育、制假售假、城管管理等記錄最高分值也僅有35分/次,而在家庭道德、偷盜財物、交通違法等這樣基層所面對的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的社會問題方面,分值都達到了50分/次,而作為在網絡問政、網絡監督問責走在前列的縣,對利用網絡、短信、信函誣告、誹謗他人記錄的罰分則達到了100分/次,與刑事處罰的分值并列最高。 據了解,以分數等級評價個人信用的做法,源自美國FICO信用分制度。不過國際上通行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主要應用于金融領域,而由政府以信用分數的形式來給個人打分評級、規范個人行為,極可能是睢寧首創。 征信辦: 大部分人不受影響 對話 3月22日,睢寧縣征信辦主任朱品武在辦公室接受采訪。 記者:從銀行征信的做法來看,通常個人的信用記錄只開放個人查詢,或在個人授權的情況下允許他人查詢,像睢寧這樣的直接公開,會不會侵犯個人隱私? 朱品武:我們在這個方面也是非常謹慎的,現在公布的這些,主要來源于公開的信息,比如個人欠貸的記錄,銀行都下發了催繳通知書,或者之前在報紙上都公布過了,我們才收集過來,這樣就繞過了個人隱私這一點。 并且也是有選擇的公布,比如賣淫嫖娼這樣的,就沒有公布。這兩個月,我們一共征集到了1064條優良信息,3352條不良信息,優良信息全部公布了,不良信息只公布了1928條,這說明我們是很慎重的。 記者:把一個人的各個方面通過一個分數體系打通了,有人會擔心自己違反交通法規被罰分了,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小孩讀書,會不會不公平? 朱品武: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人的信用分數達到示警級別,才會有影響,而這個分數是經過科學估算的,大概會有多大的比例達到某個級別,不會說讓大部分人都受到影響,但是如果說一個人總是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人你能相信么? 記者:涉及到欠繳水電費、電話費這樣的現象,此前存在爭議,而因為欠繳可能有多種原因。 朱品武:這些主要是針對那些惡意情況。 記者:如何判定惡意呢? 朱品武:比如電費這項,主要是針對農村偷電行為的,并不是說你一次兩次沒有及時交電費就會罰分;還有電話費,電信公司反復催繳,一直不交,這不是惡意么? 記者:再比如情況通報中“占道擺賣早點”被罰分的,如果因為罰分,結果申請不到營業執照,豈不是矛盾了? 朱品武:其實這里針對的主要是超出范圍經營的,比如把店里的東西擺出門外好遠,擺到了路上。另一方面,這些處罰都是落實到具體的地址的。如果說一個農民占道賣東西被罰了,可能交錢就完事兒了,根本不會記錄姓名、家庭住址這些信息,也就很難登記到。另外,如果一個人對減分有疑義,也可以打電話申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