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套廉租房一套未建成 經濟適用小區追求高檔 12月17日下午,紫金縣“解決住房困難辦公室”主任鄧忠奇站在大壩段被黃土掩埋的田里,神情凝重。 作為該縣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看著河源市其他縣區的相關建設搞得紅紅火火,而唯獨紫金縣一片沉寂,他感到壓力很大。 紫金縣可以享受廉租房待遇的最低收入家庭共有161戶,但目前一套也沒 該縣可享受經濟適用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共有1000多戶,這些人的房子和上述125戶人家的廉租房,本來都計劃建在大壩段的水田里。但由于征地方面的阻力,2007年就準備開工的小區,現在連地基都沒有打好。 “征地工作目前正在推進當中,那36套廉租房,我們會爭取在春節之前完工”,鄧忠奇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如果房子建好了,將會給貧困百姓帶來極大的好處,這是一個真正的民心工程。” 烏石村民并非不支持“民心工程”,只是想不通為何一定要征收他們的“保命田”。據了解,本世紀初,縣政府曾經征用了幾百畝土地用于建工業園,但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并未得到投資商的青睞,一直荒廢至今。在烏石村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全縣那么多閑置的荒地,政府都不用,偏偏看上了我們這塊高產田,為什么?” 該縣主管經濟適用房建設工作的副縣長黃廖火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因為以前沒有征地批文,該縣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一直停滯不前。現在省國土資源廳的批文已經下來了,盡管農民的安置方案還在討論當中,但“農民的思想工作已經做通了,他們都很支持,地也差不多征好了,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至于為何選擇這塊高產田,黃副縣長回答道:“縣政府的規劃就是這樣子,我們計劃建一個高檔的經濟適用小區,這個小區要在整個河源都排得上號,里邊幼兒園、商場、健身設施要應有盡有。這就要求土地面積一定要夠大,而在我們紫金,像大壩段這樣大面積的平地是很難得的。我們現在有了省國土廳的批復,肯定是合法的。” 據悉,烏石村大壩段的經濟適用房建設工程最遲將于明年春節前動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