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正在對擱淺的白海豚進行救助 ????進入2009年,一宗宗關于中華白海豚珠江口擱淺死亡的報告不斷擺到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案前。截至2009年7月31日,珠江口海域今年共發生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案件16起(含香港地區5起,澳門地區3起),創近年來的新高。是什么原因讓中華白海豚頻頻死于非命呢?帶著問題,記者走進珠江口,為讀者揭開中華白海豚之死背后的故事。 ??? 白海豚死亡區南移 ????“今年白海豚死亡數量之多,是近年來罕見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助理工程師陳希說,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7月31日,珠江口海域今年發生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頭數,已經達到16頭,與2006年2起、2007年7起、2008年5起的死亡記錄相比,今年中華白海豚死亡數量明顯攀升。 ????“縱觀今年海豚擱淺死亡案件,還是有規律可循的。”保護區管理局研究小組分析后指出,首先,在擱淺死亡的海豚中,有雄性7頭,雌性3頭,香港地區3頭及澳門地區3頭海豚嚴重腐爛,未能鑒定性別。從體長及生長期來看,有6頭海豚體長在1.5米以下,處于嬰幼年期;3頭海豚體長在1.5~2.2米之間,處于青少年期;7頭海豚體長在2.2米以上,處于中老年期。可見,死亡的個體主要處于嬰兒期和中老年期。 ????其次,統計顯示,白海豚死亡高峰期比往年提前了,2009年中華白海豚的擱淺死亡高峰期為2月、3月,共有9頭海豚死亡。與往年4月~8月的高峰期相比,提前了兩個多月。再者,白海豚死亡地點正在南移,大部分海豚擱淺死亡地點位于珠澳交界處水域(7起)及珠海機場附近水域(2起),比往年明顯南移。 ????尚存1000頭白海豚 ????今年白海豚已經死亡16頭,數字還可能上升,如果不加強保護,它們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滅絕。而即將于2009年年底動工的港珠澳大橋將橫穿白海豚保護區,為了摸清珠江口伶仃洋白海豚的分布和數量,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濤為首的科研團隊,經過長時間科學考察后發現,珠江口伶仃洋大約有1000余頭的中華白海豚,珍稀程度幾乎可與大熊貓相比。陳濤說,科研人員每次調查不可能看到全部白海豚。只能看到一部分,然后通過這一部分,推算出調查水域白海豚的數量。 ????舉個例子,白海豚是隨機出沒在調查海域的,當調查船沿著預設的航線航行時,越靠近航線的海豚被發現的機會就越高,而越遠離航線的海豚被發現的機會就越低。研究人員通過測量被發現海豚與調查航線的距離,然后統計各個距離發現海豚的概率,再推算出調查海區海豚的密度和數量。經過大量和復雜的計算,通過計算機的幫助,陳濤推算出1000頭是比較接近白海豚海上真實數量的數字。 ????白海豚保護謎局:繁育 ????今年8月11日,廣東省海洋漁業局組織全省海洋監測船再次出航,這一次全省海洋質量監測,不僅動用了國內省級海洋部門最先進的500噸級執法監測雙功能調查船,而且動用了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風速風向儀、深層采水器等高新設備。“主要進行海洋水文、氣象、水質、沉積物方面調查,隨船執法人員則重點監測重點排污口、工程項目用海等環境違法行為。一旦發現違法排污可就地禁止。” ????但這些保護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在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加林看來,保護中華白海豚還必須主動出擊,而主攻目標,正是白海豚人工繁育。他給我們舉了生活中的例子。中華鱘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鱷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是現在你可以把它們的肉買回家,為什么呢?因為它們已經實現了人工繁殖,使它們的種族延續下去。與之相反,我們沒找到白海豚的人工繁殖辦法。 ????隨著珠江三角洲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沿海水域環境污染的加劇,往來不息的施工人員、施工船舶、施工噪音、施工鉆渣、懸浮物和其他污染物質的擴散都將直接危害到中華白海豚的生活和生理行為。但人工繁育海豚并不容易。美國研究了六十多年沒有結果,中科院水生所研究了三十年的白鱀豚也沒能成功,可見這條路很艱辛。但陳加林心里清楚,要想從根本上解救白海豚,這道坎必須邁過去。保護區管理局只有十幾個同事,但他們可以作為前線指揮部,協調組織內地、港澳臺和全球的科研機構,共同攻克這道難關。 ????2006年5月,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的設計規劃方案完成,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救護中心,這是一幢圓形的建筑,內有三個水池,分別是救護池、恢復池和暫養池。救護池最淺,只有1.5米深,工作人員可以站在水中為白海豚檢查和治療。恢復池深一些,供治療過后的白海豚休憩。暫養池最深也最大,身體恢復后的白海豚可以在這里暫時寄養,然后被送回大海。整個救護中心可以同時救護2~4只白海豚。 ????陳加林說,整個保護基地預計于2009年下半年完工,那時我們對白海豚的保護能力會大大加強,對白海豚繁育習性的研究水平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四大殺手”大曝光 ????殺手一:漁網迷宮導致窒息 ????是什么原因導致白海豚死亡增多呢?每接到一例擱淺報告,保護區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趕往出事地點救援,但救活的希望渺茫。在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有6只白海豚尸體已嚴重腐爛,無法辨認性別。對其他10例遇難白海豚,工作人員現場記錄后,將其送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進行病理剖檢。 ????在解剖臺上,編號為SC-24號的白海豚胃內有大量食物,口腔內尚有一條未曾下咽的小魚。此外,該海豚的吻基部有一明顯環形勒痕。結合擱淺現場附近有防鯊漁網這一事實,鑒定該海豚在追逐魚群過程中,闖入防鯊漁網,被漁網纏住,無法浮出水面呼吸,窒息致死。 ????保護區工作人員肖尤盛至今對其參與救助白海豚脫離迷宮的經歷記憶猶新。一次,三口之家的白海豚趁著漲潮前往珠海淇澳島附近水域嬉戲,但它們沒有想到,水下面有漁民設置的漁網,層層纏繞,宛如迷宮。不久潮落,白海豚兩母子被漁網纏住,不能浮出水面呼吸。“當我趕到時,白海豚母子已奄奄一息,我們馬上找來設網漁民,讓其帶著尚能游泳的白海豚父母走出迷宮,但是小白海豚就因年幼體弱,最后倒在了迷宮之內……白海豚父母繞著迷宮轉來轉去,久久不愿離去。” ????殺手二: ????水下爆破或船只撞擊 ????經過解剖,研究人員發現,編號為SC-26號白海豚背部皮下組織、肌肉大面積淤血,下頜骨周圍組織大量出血。SC-29號海豚剖檢時均發現有皮下層、肌肉層大面積淤血;腹腔內、腎臟也有大面積積血,胃內有大量食物,顯示其是突然死亡。 ????陳加林告訴記者,珠江口水域社會經濟活動密集,海上交通繁忙,海洋工程施工密集,都容易對中華白海豚造成意外傷亡。如何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監管,減少施工過程對中華白海豚的沖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記者獲悉,按農業部要求,每年的4~8月是中華白海豚生殖和哺育高峰期,嚴禁施工。可是今年3~6月還是有大橋工程在保護區內施工,給保護區管理和執法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而這些白海豚脆弱的生命,便因此時時面臨滅頂之災。 ????殺手三: ????環境惡化病原增多 ????在解剖臺上,編號為SC-28號的海豚解剖后,胃內沒有食物,體態消瘦;體表大面積皮膚病變、潰瘍;食道與胃內有多處潰瘍;腸道不規則分節,大段腸道腫大、組織增生;腸道中段有多處穿孔;肝右葉中部外緣有一直徑5cm囊腫;肝葉切開后呈黃褐色,鑒定這頭白海豚是因嚴重疾病致死。 ????這并不是孤獨的個案。陳加林說,與往年相比,今年擱淺死亡的中華白海豚剖檢時發現疾病感染的顯著增多;此外,在剖檢其他種類鯨豚時也發現了各種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的案例。這與珠江口近年來環境的惡化是息息相關的。根據今年5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公布的2008年度的海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2008年,廣東全年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為52.86萬噸,其中珠江口接納41.23萬噸。廣州、東莞、中山市近岸海域幾乎都遭受嚴重污染,深圳市西部海域、珠海市部分近岸海域也被嚴重污染。 ????污染的水源,導致白海豚的食物來源困難,要么是食物數量下降,要么是食物質量下降。今年5月,全省34個貝類監測站,對牡蠣、翡翠貽貝等的監測結果發現:全省34%的貝類體內鎘含量,超過國家《海洋生物質量》一類標準,其中珠江口部分貝類體內砷含量,超過國家《海洋生物質量》三類標準。如此生存環境,白海豚肌體的抵抗力自然下降了,患病致死的案例肯定增加。 ????殺手四: ????惡劣天氣導致群體分離 ????統計顯示,在今年擱淺的海豚中,有四頭幼豚體長均不足1.2米,且均未完全長出牙齒,尚處于哺乳期。其余三頭幼豚的胃內及腸道均空無一物,身材瘦削,顯示已長期未曾進食。但令科研人員意外的是,除此之外,他們未發現白海豚明顯的受傷或生病跡象。陳加林因此鑒定,這些小白海豚是因為離開了母親,失去食物來源而死亡的。 ????通常在發生幼豚擱淺案件之前的幾天,珠江口地區均經歷過大風、大浪或者暴雨等惡劣天氣和海況。今年上半年,到達廣東的臺風明顯比前幾年增加,這些惡劣的天氣和海況可能會造成新生幼豚與母豚的分離。由于白海豚是哺乳動物,幼豚需要靠食用母豚的乳汁存活,一旦與母豚分離,便會因無法獲得食物來源而活活餓死。 ????此外,白海豚出游通常會有領航員,如果惡劣天氣使領航員迷航,通常出現“一魚犯傻,全家遭殃”的慘劇。2009年7月30日當天下午5時許,南澳島漁民發現4條灰黑色的海豚正在岸邊礁石群里掙扎,工作人員奔赴現場,發現兩條海豚被海浪沖上沙灘,擱淺海豚長約2米、重約200斤,拼命地用粗大的尾翼拍打著沙石并發出叫聲,額頭及尾鰭有輕微的擦傷,生命垂危;另有兩條海豚正在礁石群中掙扎。漁政人員在湍急的海浪沖擊和嶙峋的礁石碰撞下,不顧危險,奮力抱起距離較近的三條海豚,一邊往它身上潑水,防止皮膚干燥,一邊出動漁政44025快艇,將三條海豚送往較深海域放生。三條海豚進入大海后,高興地用尾鰭拍打水面,發出高亢的嘶鳴,礁石區中的第四條海豚得到信號,立即轉身游回大海。 ????據專業人士介紹,此次被救海豚為“熱帶點斑原海豚”,屬于鯨魚的一個種類,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在我國僅見于臺灣附近海域以及廣東汕頭沿海。熱帶點斑原海豚集體擱淺非常少見,推測可能是帶頭的海豚頭部感染,誤入沿岸礁區,失去導航能力,其他海豚跟著迷航而倒霉。 ????海豚密碼報告 ????密碼一:特殊“身份證” ????既然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有1000余頭白海豚,能不能給每頭起個名字,建立個體檔案呢?在調查中,研究人員會為遇到的每頭白海豚拍攝照片。他們發現了兩個辨別白海豚的指標,一是身上的傷痕,二是背鰭上的缺刻。 ????白海豚身上的傷痕和背鰭上的缺刻都是后天生活中造成的,但傷痕和缺刻的大小、形狀、深度就不一樣,就像人的相貌一樣各不相同。年輕的海豚由于生活經歷較短,身上留下的傷痕和缺刻不明顯,較難辨認。但成年白海豚的背鰭多數都有明顯的缺刻,容易辨認。陳濤展示了一組照片,每幅照片上的白海豚都有疤痕。有的背鰭被削掉了一半,有的頭上有“刀疤”,有的后背有繩子勒過的痕跡。陳濤說,造成這些傷疤的因素很多,有的是被船只的螺旋槳刮傷,有的是被漁網掛住,白海豚之間的打斗也是留下傷疤的原因。有次珠海附近海岸發現了一具擱淺的白海豚尸體,身上有兩道細密的傷痕,很像牙印,明顯是屬于同類之間打斗留下的。 ????目前穗港兩地的研究人員經過合作研究,通過識別白海豚身上的傷疤以及背鰭缺刻,已經為400余頭中華白海豚建立了“身份證”。科研人員可以通過“身份證”的識別來了解不同區域海豚的交流情況以及海豚個體的活動范圍。 ????研究中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白海豚習慣生活在珠海附近水域,有的白海豚習慣生活在香港水域,而有的則像一個旅行家,時常在粵港兩地穿梭。這也說明,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保護也需要粵港兩地的合作。 ????密碼二:海上“變色豚” ????在珠江口發現的中華白海豚,其實并不都是白色,有灰色的幼仔,有身上布滿密密麻麻斑點的青少年海豚,有的成年海豚呈白色但身上留有少量的斑點,有的成年海豚則渾身白色一點斑點都沒有。研究人員目前還未能清楚不同體色的海豚所對應的準確年齡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體色由灰變白反映了其成長階段的先后。 ????在珠江口,你會看到有數頭海豚一起游動,有的純白色,有的帶斑點,有時也會看見一頭深灰色的小海豚緊貼著一頭大海豚。陳濤介紹說,白海豚經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也有十頭以上的集群,但遇到的機會不多。 ????密碼三:母愛最偉大 ????白海豚的聚群是隨機組合的,除了母豚與其幼仔。白海豚的聚群很隨意,可能在一起追逐魚群,也可能是求偶或玩耍,幾小時后就各奔東西。但剛出生的幼豚需要在媽媽身邊至少一年以上,幼豚需要媽媽哺乳,并接受教導游泳、捕魚技巧,這期間如果失去母親,小海豚便有餓死的危險。 ????在珠江口,4~8月為白海豚幼仔出生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經常會看到緊隨母親的灰色幼仔。雌性白海豚10歲左右性成熟,雄性要晚2~3年,目前知道的年齡最大的白海豚可達40歲。海豚媽媽要懷胎十一個月左右,每胎只產一頭小海豚,至少間隔三年才產一胎。 ????密碼四:愛情很神圣 ????早先科技人員在四大家魚身上搞人工繁殖,把雌魚、雄魚放在一個盆子里,把卵子和精子擠出來,一攪拌,就合成了受精卵。而作為哺乳動物的白海豚則不同于魚類,據說,它們之間也有愛情。 ????新加坡海洋館的總經理給陳加林講過一個故事。為了讓海洋館里的三頭雄海豚和三頭雌海豚交配,工作人員先是把六頭海豚放在一起飼養,結果導致了雄海豚之間一場激烈的搏斗,其中一頭雄海豚差點被咬死。工作人員只好先在池中放一頭雌海豚,然后放一頭雄海豚。誰知雌海豚對這頭雄海豚一點都不來電,總是躲得遠遠的。工作人員沒辦法,又換了一頭雄海豚進去,這次奇跡出現了,雌海豚馬上湊到雄海豚跟前親熱。后來兩頭海豚還產下了一頭海豚寶寶。 ????讓兩頭海豚彼此吸引的究竟是聲音、體型、氣味還是其他?陳加林還不得而知,而這些都是他的團隊將來要去攻克的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