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2050年,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 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 >>>點擊進入 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市域空間發展戰略圖 青島新聞網7月23日訊 凝聚了大批城市規劃設計師歷時5年智慧與心血的青島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昨起向市民公示。規劃顯示,到2020年,青島將成為擁有近1200萬人口 擴容:七鎮及膠南市區納入新規劃 本次規劃,將區域研究范圍擴大至整個山東半島。規劃區范圍由中心城區及濱海公路沿線的膠南市區和瑯琊、泊里、鰲山衛、溫泉、田橫、王村、豐城七鎮,以及膠州市的營海等沿膠州灣地區組成,與《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鎮,新增面積約870平方公里,總規劃面積達到2870平方公里。 城市框架:青島、黃島、紅島、嶗山“一主三輔” 規劃確立了“依托主城、擁灣發展、組團布局、軸向輻射”的全新空間發展戰略,積極構建青島、黃島、紅島、嶗山“一主三輔”的現代化城市框架,以強化主城的內涵式發展、穩步提升老城區功能、有序推進新城區建設為目標,以改造和提升青島主中心、嶗山及黃島副中心為重點,全面增強主城的綜合實力,提升主城的輻射和帶動能力。 2050年人口1200萬 2050年經濟達發達國城市水平 本次規劃勾畫出一幅宏大絢麗的未來城市藍圖:到2020年,青島將成為擁有近1200萬人口、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將近540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達到77.8%的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到2050年,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
城市特色:“山、海、城、河、島”有機交融 在協調2870平方公里的廣闊空間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方面,統籌城市規劃區生態、港口、旅游、產業與特色的協調發展,以中心城區為戰略支點,突出濱海組團的集約化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將進一步彰顯青島“山、海、城、河、島”有機交融的城市特色,打造帆船之都、影視之城、音樂之島,努力將青島建設成為濱海現代文化名城。 其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重點保護膠州灣生態“藍核”,以嶗山群脈為主形成的東部生態“綠核”,以小珠山、大珠山、鐵镢山等地區為主形成的西部生態“綠核”等三大生態核心區;劃定濱海生態間隔區,制定相應的管制措施,嚴格保護濱海地區的生態資源,確保濱海地區的生態環境安全。 青島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部沿海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及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青島是山東省及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的門戶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是引領半島城市群走向騰飛的龍頭帶動城市,是整合半島城市群成為區域統一體,實現半島城市群整體協調發展的中心城市。 |
上一篇:展望青島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