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拍攝的秦兵馬俑一號坑部分試挖出的陶俑(拼圖)。 ????在6月13日——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考古人員將對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來的第三次考古發掘。目前,發掘現場的準備工作已就緒。新華社發 ????時隔24年,秦兵馬俑一號坑繼1985年第二次發掘后,明日下午1時將迎來第三次發掘。即將發掘的200平方米將隱藏著怎樣的秘密,人們期待著。 ????發掘區域被清理平整 ????“露臉”武士俑隱約帶顏色 ????昨日上午,秦俑博物館內游人如織,即將進行第三次發掘的秦兵馬俑一號坑更是備受青睞,人們在參觀時,眼睛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一號坑中間偏西北的區域。 ????該區域屬于第三次發掘范圍,已被工作人員用紅色帶子圍了起來。目前,館方已經做了充分的前期發掘工作。記者看到,發掘區域已被清理平整,在一些隔梁夯土上,許多黑色灰燼顯得特別引人注意。 ????據專家分析,灰燼是當年兵馬俑坑曾經被火燒所留下的印證。在當年兵馬俑坑被火燒的過程中,一號坑尤其燒得嚴重,因此留下大量灰燼,一些兵馬俑被發現時也已倒在地上,有的已遭破壞。至于火劫原因,有人推測是項羽的部隊,也有人說是修陵園的苦力因為仇恨放的火,至今沒有結論。 ????在清理平整的這一區域,記者發現,已有兵馬俑“跳”了出來,等待著人們前來,一個“武士俑”斜躺在地下,其頭部、上身的盔甲都已看得十分清晰,臉上的表情祥和,而在其頭部旁,還殘存著一塊陶片。令人驚喜的是,“武士俑”還隱約帶著一點點顏色,隱藏在土內的盔甲是否會為人們帶來更亮麗的色彩,很令人期待。 ????電視直播博物館正常開放 ????昨日在一號坑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布置現場,13日下午,一號坑將啟動第三次發掘,屆時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將進行現場直播,發掘消息預計在當日的《新聞聯播》播放。 ????關注此次發掘的人們除了觀看電視直播外,由于當日秦兵馬俑博物館正常開放,游客們也可以現場觀看發掘。 ????6月10日拍攝的即將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的秦兵馬俑一號坑。 ????在6月13日——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考古人員將對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來的第三次考古發掘。目前,發掘現場的準備工作已就緒。新華社發 ????一號坑現狀 ????僅發掘了三分之一 ????據專家介紹,在目前發現的兵馬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2米,距地面深約5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而目前僅僅發掘了三分之一。 ????被稱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曾著書對一號坑提出了“一號坑應為軍陣”的觀點。一號坑是什么樣的軍陣呢,專家又緣何推斷一號坑內有陶俑、陶馬6000余件呢?據介紹,一號俑坑的形制是根據軍陣編列的需要設計的,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墻隔開的1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專家根據每個探方里(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方格,分工發掘,這些方格叫探方)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后可出土兵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目前一號坑雖然經過兩次發掘(第一次為1978年到1984年間),如今清理出土的兵馬俑僅有1000多件,發掘面積僅有一號坑面積的三分之一。 ????能挖出什么 ????5大亮點值得期待 ????期待一:精美彩繪俑 ????有專家介紹,兵馬俑在最初都是彩繪的,五顏六色十分生動,只是后來因為深埋地下、火燒等原因,有的彩繪已脫落,有的因遇空氣等原因變成了灰色。如果被挖的區域不全部都被火燒過的話,人們很有可能會看到精美的彩色兵馬俑。 ????期待二:秦國兵器再現光芒 ????不久前,秦兵馬俑博物館專家歷時一年多,將2000多年的一件兵器“戟”修復如初,“戟”依然鋒利無比。而在一號坑內,除了戟外,弓弩、青銅劍等兵器數不勝數。熟悉兵馬俑發掘情況的專家說,此次發掘還可能發現其他武器。 ????期待三:能否發現“軍師” ????在一號坑內,6000多兵馬俑全部皆屬“武”類,居然沒有一個是文職人員,難道偌大的軍陣只有“武將”而沒有“軍師”嗎? ????著名考古學家、半坡遺址發掘主持人石興邦說,發掘區域應該是考古專家們已經探測好的,應該會有兵馬俑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文官俑”,人們期待著多姿多彩的兵馬俑。 ????期待四:是否有“外國人面孔” ????在2003年初,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考古隊在秦兵馬俑博物館門前約500米處,清理一處為秦始皇陵燒制磚瓦的窯址時發現了一座墓葬,埋藏有121具人的骨架。專家們在對骨架做DNA鑒定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具有“歐亞西部特征”的個體。 ????專家推測,在漢代“絲綢之路”之前秦始皇在位時,東亞人群和歐亞西部人群間就可能已經有了較為頻繁的聯系,既然有“洋勞工”,那么在秦始皇的“軍陣”中,也不排除有外國人面孔的可能。 ????期待五:“綠臉俑”能否再現 ????在已經發現的幾千個兵馬俑中,其中“綠臉俑”備受矚目,與其他陶俑呈粉色或肉色的臉孔不同的是,該俑至今臉呈綠色,有人戲稱是工匠們的“惡作劇”,那么,此次發掘會不會有更多“綠臉俑”、“藍臉俑”出現呢?兵馬俑到底隱藏著多少秘密,人們在期待著,期待著此次發掘能帶來更多驚喜!(周艷濤) ????6月10日,工作人員在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前的準備工作。 ????在6月13日——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考古人員將對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來的第三次考古發掘。目前,發掘現場的準備工作已就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