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線木偶——只有在他人的操縱下才可以做出精彩的表演,因而不得不永遠受控于背后的那只手。
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蘇偉銘
年初在寶馬收編了銷售權后,
關于華晨將會成為提線木偶的呼聲隨即四起。原因很簡單,對于任何一家汽車企業:生產、銷售和市場(以及廣告投放),都是三個最核心的部門,其中銷售和市場又掌握了絕大部分收益、資金流向。因而失去這兩個部門控制權的企業,就無異于一個簡單的“代工廠”了。
比起失去銷售權的華晨寶馬,近日一汽大眾所失去的則更多。在被大眾(中國)掌控了銷售權和市場廣告投放權后,只剩下生產職能的一汽大眾儼然變成了又一個“提線木偶”。不僅如此,在大眾(中國)的“動力總成戰略”下,同樣依賴“TSI”發動機的上海大眾也難逃“提線”的命運。
一、銷售、宣傳兩大命脈 蘇偉銘全面掌控
1.市場宣傳 廣告投放大權獨攬
4月6日,隨著一汽-大眾原市場部部長王楓的正式調離。原大眾(中國)市場部高級經理吳紹葛隨即走馬上任,這個每年掌管著數億元媒體推廣費用的“市場部部長”職位,終于在一汽-大眾成立的第16個年頭從一汽-大眾的手中“消失”了。在如今越來越注重宣傳,越來越注重推廣的市場環境下,一汽-大眾對于旗下產品的控制力顯然是越來越弱。
2.提攜二級經理 全面掌握銷售渠道
作為大眾在華戰略調整的第一步,一汽-大眾銷售總經理蘇偉銘首先整改了銷售網絡。以新提升的靜國松、徐愛群、周純三位銷售副總經理和銷售副總經理孫宏宇,為代表的“北、中、西、南”4個區域銷售事業部,代替了原“5+1”SBU(戰略業務單元)。并且,關于各個大區的全部銷售事宜都將向總經理蘇偉銘一人呈報。
這樣的變革,雖然在一方面縮短了市場決策周期、簡化了流程,但另一方面蘇偉銘總經理的權利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種權利的集中最終將會體現在蘇偉銘“大眾(中國)副總裁”這一身份上。
將于5月15日正式開發售的進口邁騰,目前已經在部分進口大眾經銷商處接受預定。按照蘇偉銘總經理的銷售規劃,進口邁騰產品是“提升品牌的形象檔次,而不是提升銷量的”。而在渠道上,只有進口車4S店和“一部分”一汽-大眾4S店擁有銷售權,因此在國產邁騰正式上市前,大部分4S店就只有看著的份兒了。由此可見,在重新整合了銷售網絡后,大眾(中國)對于經銷商的控制能力之強。
二、借動力總成戰略 控制南北大眾
今年三月建成投產的一汽(大連)發動機廠,具備年產30萬臺高效節能“TSI”發動機的能力。根據大眾(中國)最新發布的“動力總成戰略”,到2010年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所生產的全系列車型,都將裝配油耗和排放更低的發動機。
然而這就意味著,不僅一汽-大眾要從大眾(中國)那里“要”技術,就連上海大眾也要采購來自一汽-大眾的“TSI”發動機。到時候無論是速騰、明銳、邁騰還是今后的眾多車型,都將受制于大眾在中國的“同芯計劃”。讓我們想一想,還有什么能比控制住南北大眾的“芯”,更重要的呢?
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適應了大眾(中國)對于一汽-大眾經銷商網絡的控制、當人們適應了裝著相同發動機,擁有相同技術的南、北大眾車以不同的宣傳概念向我們推銷時,也許只有車尾那段中文標識,才能證明這“一汽-大眾”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