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純清任陜西省代省長(資料圖)中新社發 錢興強 攝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改進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工作,經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日前印發實施《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辦法》以科學發展觀作為考核、評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檢驗標準,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明確了綜合考核評價的指導思想、遵循原則和方法構成,要求綜合運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個別談話和綜合評價等具體方法進行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新的考評辦法將有利于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真正做到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今明兩年是地方黨委的“換屆年”,在縣鄉換屆快速推進的同時,省級黨委人事調整也開始啟動。在最近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中央已先后對西藏、陜西、廣西、甘肅、貴州等多個省區黨委人事作出調整。觀察此輪省級領導調整發現,有三大亮點值得關注。
東中西部干部交流力度加大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在最近的人事調整中,原廣州市市委書記林樹森被任命為貴州省省委副書記很引人注目。實際上,從沿海發達地區到中西部、東北等后發達省份任黨政一把手,已成為近幾年中央對地方人事調整的一個重要思路。一年前,中部省份山西迎來了來自發達地區的省長——于幼軍,在2000年至2003年間他曾是深圳市市長。此前,蘇州兩任市委書記陳德銘、王珉,分別于2004年升任陜西省省長(現任職國家發改委),2005年任吉林省省長。有專家分析指出,東部沿海省市領導的內地化,有利于縮小地區間在觀念和意識上的差距,進而縮小經濟發展差距,這是中央統籌城鄉、區域間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年輕、有為、實干,彰顯個人風格和魅力。
在最近任命的省級領導中,年輕化是一個明顯特點。其中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陜西省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袁純清均生于上世紀50年代。另外,劉奇葆是碩士研究生,袁純清則是博士研究生。從中央調任陜西五年的袁純清2004年曾被人民網評為年度“全國最受關注的市委書記之一”。不遺余力地向外界推介西安,是袁純清的工作重點之一。西安市曾多次邀請媒體去體驗、宣傳西安,袁純清也多次在電視、網絡上當“推銷員”。任職西安市委書記伊始,袁純清就提出西安“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發展理念,要把西安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近幾年,西安的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很大,其中的大手筆包括“唐皇城復興”工程等。袁純清在任副省長后表示,當前首要的工作是抓好落實:“我說的第一句話是落實,第二句話是落實,第三句話還是落實。”
重視民生民意,踐行科學發展觀。
在此次人事調整中,陸浩、劉奇葆等人都是省內職務的調整,他們在當地都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熟悉情況。7月6日的《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專家的觀點認為,在省內有民意基礎,更能保持省內整體發展規劃的延續。陸浩在甘肅有二十多年的任職經歷,5年多的省長任期。期間,他組織編制了甘肅省“十五”計劃和“十一五”規劃,提出了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思路。青藏線開通以后,甘肅面臨一個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很有可能成為西部物流中心。此間人士認為,陸浩在甘肅多年的任職經歷,有助于他把握時局,提出更切合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改革方案。而張慶黎從1999年起,一直在新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非常熟悉邊疆地區的情況,在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之際,任命張慶黎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有利于進一步加快西藏的發展。
(來源:領導決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