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崛起半島物流中心
? ●優勢
貨物集散網絡發達
“膠州具備發展物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便利的交通”,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中心招商部主任賈全國告訴記者,膠州市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是人們進出
青島、煙臺、日照的必經之地,而且膠州還是山東半島重要的鐵路客運交匯點和線路轉運節點,境內有膠濟、膠黃、膠新、藍煙4條鐵路交匯,膠濟鐵路與煙臺、新沂線在此轉接,另外還有濟青、環膠州灣、黃萊、同三四條高速路貫穿境內,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與鐵路對接,使膠州成為鐵路、公路交通的客運集散點。“膠州每公里擁有的高速公路里程數在全國同類城市排前三位”,賈全國說,“有這么得天獨厚的優勢,膠州最有希望、也最有條件發展成為半島物流中心”。而這也造就了膠州市在山東半島的三個中心地位:一是內陸地區進出山東半島的中心,二是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物資配送中心;三是處于山東半島港口群的中心位置,“整個山東半島有大大小小26個港口,膠州跟這些港口都有通路,因此有利于貨物的集散疏運。”
●客流
膠州北站促進物流
膠濟鐵路是一條已有百年歷史的鐵路線,在膠州境內長40余公里,作為一條運輸主動脈,膠濟鐵路對膠州市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2003年,鐵道部實施了膠濟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工程,由于提速設計要求,在即墨至高密新建了長44.67公里的客車線,其中在膠州境內(穿越膠北、馬店等鎮)22公里,因此,膠濟鐵路膠州段便形成了南北各兩條的四線狀態。
根據鐵道部的初步設計方案,新建膠州北站總投資 1.2億元,站址設在膠州市馬店鎮白家屯村北附近,目前工程的前期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站內將設客運服務信息系統,具有列車到發通告、客運廣播、旅客引導顯示、時鐘、客票預定及發售等現代化功能。原先的膠州老站則改為貨運線。
膠濟客運專線在青島地區只設了青島站和膠州北站兩個客站,膠州北站主要服務區域是膠州、膠南、黃島、城陽、平度、即墨等縣市區,服務區域人口400多萬,占整個青島地區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膠州客運北站將是該服務區域群眾乘火車出行的首選站點。另外,按照青島市經濟重心西移的發展布局,青島西海岸將成為重點的產業發展區域,膠州處于西海岸產業帶的中間位置,又是加工制造業和倉儲物流業的基地,必將匯集大量的人流。據鐵路部門統計,目前在用的膠州火車站客流量保持在每年150萬人次左右,在整個膠濟鐵路客運站中排第五位,僅次于四個地區級大站。即將新建的膠州客運北站不僅將承載原膠州火車站轉移的全部客流量,而且還將有很大一部分新增客流量,據預測,2015年膠州北站客流量將達每年200~300萬人次,最高聚集人數可達4000人以上。
作為以外向型經濟見長的膠州,該站的建設將進一步把膠州的對外開放推向更高層次。膠州作為山東省和青島市的重要外向型經濟基地,出口創匯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縣級市首位,目前有5000多家內外資企業,客商、外來務工人員幾十萬人。大型貨運物流的發展需要有相應級別的客運能力作為支持和依托,膠濟客運專線膠州北站的建設與青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兩者互動必將更好地發揮鐵路運輸的經濟效益,助推青島進一步發揮龍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全省物流人流的協同發展。
●物流
青島陸鐵口岸崛起
去年六月份,由鐵道部總投資7.1億元的青島中鐵物流集裝箱中心站項目確定落戶膠州,這為膠州物流產業的發展注入了興奮劑,同時也構勒出了青島陸、海、空鐵三角式的大物流格局。
“中鐵物流是鐵道部擬建設的全國18個中心站中第三個開工項目。它的落戶使青島繼擁有以前灣港為核心的海上港口、流亭機場為核心的空中港口后,又擁有了功能強大的陸上港口”,賈全國指著地圖興奮地介紹說:“項目建成后將輻射青島老港、黃島港、威海港、煙臺港、日照港和膠濟、藍煙、膠新鐵路線,服務范圍將覆蓋整個山東半島以及江蘇北部、河南東部等地區,與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廣州、重慶等鐵路中心站形成全國鐵路物流大格局。”
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客貨分離運輸,并達到定時、定點、定價、定線路、定班次,這樣一來,貨物輸送就非常及時,還能為企業節省時間、降低成本。屆時山東半島的26個港口,所有進出貨物都可以通過膠州灣國際物流中心輸送到全國各地。
中鐵物流落戶為膠州引進物流加工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以中鐵物流為依托,我們在其附近規劃了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同時明確了一個中心三個板塊的定位。其目標是建設成為專業化、多功能、社會化、現代化的港陸、陸路多式聯運綜合物流中心,并且每個板塊以一個龍頭企業帶動爭取引起連鎖效應。”賈全國如是說。
據介紹,這三大板塊分別為:公共服務板塊,這一區域內分布著海關、商檢、稅務、工商等機構,極大方便了貨物的集散;國際物流板塊,這里將集散大量出口貨物,這一區域已經引進了投資4.8億元的中國物流公司,該公司將在此建設一個集貨物倉儲、運輸為一體的集散中心。今年7月份,投資3億元的青島船東協會又落戶此區域,將建設大型貨物國際分撥中心;國內物流板塊今年同樣結出碩果,今年5月18日,澳龍物流簽約落戶,10月19日將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將投資12億元建設集鋼材生產、配送、交易和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鋼材物流中心,一期建設鋼材物流,據介紹,一期建成后將吸引1000多戶鋼材業戶入駐經營,年銷售收入達300~500億元,該公司聲稱要打造長江以北最大的鋼材物流中心。
●商流
大項目紛紛扎堆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前來考察的物流加工企業絡繹不絕。投資5000萬美元建設集裝箱項目的以色列物流巨頭以星綜合航運公司來了,山東遠通鋼鐵貿易有限公司青島物流項目來了,山東鋼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膠州物流項目、博遠物流、中集物流等近百家物流、加工企業紛紛入駐國際物流園區。
在大型物流項目進入物流中心的同時,一些與物流運輸密不可分的工業項目也紛至沓來。8月22日,落戶膠州北關街道辦事處總投資1億美元的青島交運新華昌集裝箱項目開工奠基。據了解,該項目投產后可形成年產20萬只集裝箱的生產能力,實現稅收7000萬元。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先后有投資5000萬元的生產汽車零部件的東鵬汽車配件廠,投資5000萬元生產環保涂料的青島金宏發建材項目,投資8000萬元生產高檔紡織機械的青島銀通機械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生產高速列車設備的圣昊特機械有限公司等20多個項目落戶物流中心,一個特色鮮明的工業項目聚集區逐漸在物流中心周邊形成并擴展開來。青島交運新華昌集裝箱項目負責人說:“我們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運輸,正是膠州物流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吸引了我們。”
與日俱增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吸引著更多的投資者追逐這里的商業熱點。杭州萬事利集團、香港 KK 物流中心、香江集團財富中心、信和集團……紛紛以動輒幾億元的大手筆在膠州投資。而且,今年兩家總投資9億元的五星級酒店同時在膠州動工。
采訪快要結束時,賈全國這樣形容了膠州物流在青島格局中的地位,“膠州是青島市海、陸、空這個鐵三角物流格局的樞紐,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網絡將其與其它兩個港口緊密相連,因此膠州必將成為山東半島生產資料配送中心。”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國際物流中心總面積為5.5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為1500畝地,按保守估計,一畝地投資在150萬元以上,則物流園的總投資額為120億余元,按照1:10的產出,至少有1000億元的產值,稅收則達100億元。數字雖然枯燥卻最能說明問題,在簡單的估算中,一個勢力雄厚的物流航母開始浮出水面。(綦峰巖 趙法文 劉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