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十六屆五中全會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本次全會將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的雙重環境之中,“十一五”規劃科學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命運,所以“十一五”規劃的具體內容備受公眾矚目。
10月6日,廣東一位
學者向記者表達了他心中的憂慮:在新的五年規劃方案中,廣東省及“泛珠三角”區域發展問題沒有列入中央級規劃。與之相對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京津冀地區已被作為中央級的兩大區域規劃試點率先啟動。
這位學者提到的“十一五”規劃建議稿將于10月8日至11日提交到在此期間舉行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進行審議。有消息表明,在“十一五”規劃的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調整等六點重要內容中,區域發展問題被放到了重要位置上。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負責人表示,“十一五”總體規劃應指明不同區域發展的方向和調控原則。有專家稱,中央已經注意到區域發展不平衡給國民經濟總體發展帶來的潛在“危險”,“十一五”規劃更注重“協調發展”。
“蛋糕”切向縱深
國慶前兩天,中央已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行了討論,并決定將討論并修改后的文件稿提請第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
“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規劃期為2006年至2010年,同時展望到2020年。有專家指出,在今后的5年和隨后的10年間,中國處在“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的雙重環境之中,“十一五”規劃科學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命運,所以“十一五”規劃的具體內容備受公眾關注。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楊偉民在談及區域發展規劃問題時說,“十一五”總體規劃應該在東、中、西三大地帶劃分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因地制宜地指明不同區域發展的方向和調控原則。
具體的原則是,對發展條件較好的重點開發區域,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發展環境,引導經濟和人口向這些區域轉移。對開發密度較高、應該進行優化整合的區域,要加強對其空間開發的指導與協調,限制盲目開發;對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比較脆弱的區域,要對開發建設活動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調控。
這一原則被人比喻成切“蛋糕”,以前的“蛋糕”是切得快,現在要向切優、切深轉變。在這種新的切“蛋糕”手法下,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地區被先行切出。而一向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的珠三角地區則在這次規劃中受到“冷落”。雖有人透露出“泛珠三角”規劃將被列入“十一五”規劃綱要之中,但沒有被提到中央級層面上。
“差異化”影響政策取向
有專家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指出,在“十五”期間,區域差異化問題十分明顯,下一輪需要進行調整。國家正在向縱深方向切“蛋糕”,區域平衡發展問題被重視。
專家表示,區域差距的表象為市場化發展程度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差異,而深層的問題是發展方法和原則上的差異。至于為何突出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周立群認為,率先改革的地區聚合了更多資源和要素,而次發達地區則因市場資源的配置差異而發展緩慢。如果這種不協調的現象持續下去,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受制約。中央率先啟動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的規劃試點正是要對區域資源重新配置。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在解釋上述問題時表示,由中央牽頭的區域規劃主要針對跨越多個省市區、需要中央協調的區域發展問題,而長三角與京津冀區域跨越多個省區,需要中央協調。另有專家認為,珠三角及“泛珠三角”規劃沒有被提到中央級層面也屬正常。
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說,相對于長三角及京津冀地區而言,珠三角的問題不難協調,無須要拿到國家級層面討論。而“泛珠三角”的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更涉及到“一國兩制”問題,也不宜急于在“十一五”規劃中進行明確。
專家表示,一個區域的發展已不再是該區域本身的問題,更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周立群說,近年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出現了區域差距逐漸擴大的現象,不斷拉大的區域差距將影響未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正在積極探索造成區域差距的原因,并在尋找縮小區域差距的對策,而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的選擇正是受此影響。
區域銜接難題隱現
為了使“十一五”規劃做得更貼近實際,政策制定更準確,除了征集各方面的意見外,國家領導人還多次深入到國內各地進行深入調研。但有一個新的問題仍然被專家們提及,即中央的全面規劃與各地方的規劃是否能很好地銜接。
這種疑慮并非多余,由于各地方以前在做規劃時存在“紙上劃劃、墻上掛掛”的問題,各地在封閉的行政體系中進行規劃,中央出臺的規劃政策很難落到實處。周立群提到,以區域經濟發展為重心的區域規劃如何與國家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與全面建設小康和建設和諧社會對接協調起來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從現實情況看,行政區劃利益格局加劇了區際競爭,這種競爭一方面促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存在區域產業雷同、重復布局等新問題,有著內在聯系的區際產業聯系出現斷裂現象。
“從區域差異化這一命題出發,重新審視‘十一五’規劃在促動區域合作和產業整合中的作用,將內在聯系的區域發展一體化納入規劃是極為重要的。”周立群說,各省市下一步的規劃能否與國家整體規劃相吻合是一個重要問題,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熊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