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福州市政協十屆常委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請政協委員為編制福州“十一五”規劃獻計獻策。
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出席了會議。他說,從“十一五”開始,國務院決定將“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今后審批建設項目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先
編規劃,后批項目。因此,編制好福州“十一五”規劃對于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一:福州行政區劃調整 政治中心向新區轉移
福州市政協委員建議,今后福州要著眼于開拓發展空間,規劃建設大福州。福州要加快行政區劃調整步伐,首先做大省會城市,長樂、閩侯、連江等縣(市)部分拆縣設區已有思路,“十一五”規劃編制就應將其作為福州市區的一部分予以統籌考慮。要著眼開掘城市文化,提高綜合競爭力。
目前鼓樓區是福州經濟、文化中心,又是省、市、區三級政府所在地,交通壓力太大,擁堵情況時有發生。福州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建議:“十一五”期間,應考慮福州市的政治中心向外轉移,市一級政府機關向新區轉移。
■關鍵詞二:城區交通建設和管理 公交取消夏天空調費
目前福州市公交出行率才12.35%,因此在“十一五”期間,要通過出臺有關政策措施,突出交通導向,進一步限制摩托車,將八縣(市)摩托車禁行范圍擴大到四城門以內。適度控制出租車,減少出租車對道路的占用率。先選擇南北向、東西向各一條線路建設快速公交;引導市民出行選擇公交,力爭2010年政府對公交的投入占市區交通投入的50%以上,公交出行率達到30%。建議政府用于道路基礎建設的投入必須占GDP的3%,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要做好交通詳規。
福州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調查后認為,目前福州市的公交票價已大大超出多數市民能夠接受的范圍,特別是由于公交線路疏密不均,很多市民需要轉車,夏季空調車2元,讓人難以承受。建議應綜合考慮公交運營模式和運營成本、市民收入水平及政府補貼等因素,制定更為優惠的票價機制,取消夏天空調費,讓上班族、學生出行能夠首選公交車。
■關鍵詞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 擴大“三坊七巷”坊巷范圍
福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建議,“三坊七巷”名詞約定俗成,已名聲在外,不需要改變。但坊巷范圍不必囿于既定坊巷,而應將朱紫坊、鰲峰坊等有歷史縱深感的舊街區一并包含進去。如此一來,林則徐、郁達夫、鄧拓、高士其以及眾多船政人物的故居,可名正言順地納入三坊七巷系列。
打造三坊七巷文化品牌,形式上要“復古”,爭取盡可能多的古建筑和文物點列入國家、省級文保單位。讓瀕危的地方曲藝、民俗活動重新導入坊巷。南后街一帶曾經有過的標志性文化現象,如郁達夫當年常去淘書的舊書市場等,應作系統回顧、精心遴選,讓其重返老街。
馬尾造船廠內現存大量船政時期舊址,應把船政工業游列為船政文化系列游范疇。同時整合環閩江口的近代江海防工事、三江口水師旗營、圓山水寨以及三坊七巷船政名人故居、于山白塔寺船政學堂早期教室等地景點,形成中國唯一的船政歷史風景線。
另外,現有倉山區則徐公園規模太小,建議物色適當地塊,另辟不下于百畝面積的“則徐廣場”。
■關鍵詞四:城鎮化進程中環保問題 小城鎮設專門環保機構
閩侯青口鎮十多萬頭生豬和幾十萬只鴨的糞便,未經任何處理直排河流……小城鎮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小城鎮發展的制約逐步體現出來。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員會建議,小城鎮建設發展中要高度重視環保規劃問題,避免出現“工業集中、人口集中、污染集中”等問題。要優先考慮環;A設施建設,尤其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及管網等設施。委員會還建議,建立農村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核算制度,防止和糾正自然資源過度消耗。對于經濟發達、污染較重的小城鎮,要設置專門環保機構,在規模比較小、污染較嚴重的小城鎮,配置環保專職工作人員。
■關鍵詞五:農村高中教育困境 農村新辦高中參照城區辦學模式
目前,福州農村還沒有一所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另據2004年統計,福州市區2004年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率為83.42%,八縣(市)的比率為76.56%……
福州市政協科教文衛委員會建議,在“十一五”期間,改革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應對農村高中階段教育投入采取分類指導、區域推進的辦法,經濟實力較好的縣(市),制定有力措施推動當地政府加大投入。市財政專門劃撥一項經費,重點扶持經濟相對落后、財力不足的縣(市)。針對農村高中辦學困難,應適度調整農村一般高中收費標準,并建立高中教育階段貧困生扶助機制。同時,按測算要求,每10萬人口區域布點一所普通高中,農村新辦高中學校,可參照城區新區學校辦學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