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的心理預期,給國內銀行的外匯理財業務帶來持續壓力和部分損失。近日,中行推出了名為“春夏秋冬”的外匯理財產品,浦發銀行也推出一款名為“匯理財”的美
元和人民幣雙幣理財產品。專家認為,這些保收益型外匯理財新產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銀行在外匯理財業務方面的被動局面。    “春夏秋冬”外匯理財產品涵蓋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3年和5年6個期限品種。1年期產品可獲得銀行方面承諾的2.84%的最低年收益率。這一比率遠高于當前1.125%的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產品購買者在產品開始計息的每3個月時間都能對產品進行贖回。這一靈活性打破了此前銀行外匯理財只能由銀行提前終止的禁忌,給投資者更大的獲利空間。    “匯理財”的投資本金由人民幣和美元兩部分組成,最低起售點為1萬元人民幣加1000美元。投資期限為6個月,期滿后,銀行分別以人民幣和美元形式支付給投資者相應的本金和收益。銀行方面表示,在“匯理財”的產品結構中,人民幣部分的預期收益率為1.9%左右,美元部分的最低年收益率為1%,因而投資“匯理財”最低可獲得1.49%的綜合年收益率,這一收益比將相同金額的人民幣和美元存入銀行所獲得的利息高出22個基點。    雖然結構有所不同,但這兩個產品相較過去卻有共同之處:銀行對產品中的美元投資部分都給出一個可以保證的最低收益率,而且這個收益率要高于當前的美元存款利率。周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