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被關押在丹東市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李愛民。據新華社4月7日電 |
■核心提示
4月5日,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涉嫌非法吸納公眾存款案。站在被告席上的是只有中專文化水平的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護士李愛民。
在過去十余年時間里,李愛民一手壘筑起的“個人錢莊”,非法吸納公眾存款高達1000余萬元。她吸納存款的對象既有身邊的同事、同學、朋友、鄰居等熟人,也不乏當地“社會名流”。
李愛民非法吸納活動屢屢得逞,其教訓發人深省,給那些急于致富的善良人們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借雞生蛋借錢生錢
2月26日中午,記者在丹東市看守所見到了李愛民。
今年51歲的李愛民閱歷非常簡單,小學畢業后就到大連某部隊當兵,那時她才16歲。其間,經部隊護培班培訓取得了中專文憑。從部隊轉業后,她被分配到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節育門診當護士。
“我第一次集資大約是在1990年,當時一個做珠寶生意的親戚找到我說:‘嫂子,我手頭急需5萬元錢,你幫我借一下,我給你高利息。’于是我把科里的同事都調動起來了,很快湊夠了5萬元。”
這就是李愛民“個人錢莊”的第一筆交易。李愛民這樣表達她組織錢的能力:“朋友缺50萬元,我半天能組織上;缺200萬元,2天內就能組織上。”從這以后,初嘗甜頭的李愛民似乎悟出一條暴發之路,這就是“借雞生蛋,借錢生錢”。于是她把護士工作當成第二職業,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從民間集資,然后再放高利貸,苦心經營自己的“個人錢莊”。
九百多萬有去無回
司法機關初步查實,到案發時,李愛民通過非法吸納公眾存款放貸的1600多萬元人民幣中,有900多萬元未收回。在169名報案的受害群眾中,最多的李愛民尚欠四五十萬元沒有還,最少的也有2萬多元。
高額利息當作誘餌
李愛民非法吸納存款的經濟誘餌是給付遠高于銀行同期利率的利息。受害人趙麗潔是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的退休職工。2001年冬天,李愛民把她喊到家中,說自己外面有大買賣,動員她存些款。趙麗潔就問:“這么干合法嗎?”李愛民回答:“合法。”趙麗潔就分兩次把家中的全部儲蓄加上借親屬的共17.7萬元錢交給了她。李愛民在出具的借條上寫明:“使用一年,年息1.2厘。”
從2002年9月起,趙麗潔再也沒有看到李愛民,17.7萬元至今一分未能拿回來。
受騙群眾痛哭流涕
丹東八中校辦工廠退休職工王夢喬患直腸癌、乳腺癌多年,經不住鄰居李愛民的勸說,就向親屬撒謊要治病借了20萬元錢,連同自己家里的2萬元一起拿出來,交給李愛民。她痛哭流涕地說:“一次李愛民把賬本給我看了,市公安局、檢察院都有人往里放錢,我就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