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教育部近日出臺的放寬報考條件的高考新規定,成了人們談論的熱點。年齡、婚否限制的取消,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應試壁壘的拆除這一系列的全新規定,將給我市的教育系統帶來怎樣的影響?帶著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有關人士。“這次改革發出的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它預示著我們整個高考的改革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的步伐。”市教委主任陳顯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他認為,高考對所有人敞開大門,其實隱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那就是今后在命題內容,考試方式上將會配套地進行改革,而且力度會很大。否則,一個脫離高中教育太久的人,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通過現在這種形式的高考的,這樣一來放開也就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了。而改革的路線其實人們早已達成共識,那就是要在考試中對許多死的知識不再強調,相應的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考核的比重將會逐漸加大。陳主任還認為,多種限制的取消,具體到每一個個體則意味著一直以來頗為殘酷的“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將得到扭轉。人們選擇的機會將大大增多。像高中畢業生就可以在畢業后選擇就業或其它多種生存方式,而不用再擔心錯失高考的機會了。他認為,從總體上來說,這些新規定的出臺對改革傳統教育模式,建立全新的終身教育體系將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這次改革會不會對我們現有的其它教育形式,特別是職業教育形成沖擊呢?陳主任援引了教育部官員的話,“放寬報考條件,僅僅是為了給個別有能力的學生留出發展道路,國家辦中等職業學校的方向不會因此動搖。”他特別提醒職業學校的學生,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不要盲目追逐普高。而且現行的教育體系也使得職高生沒有必要去一窩蜂地涌向高考。陳主任介紹,目前我市職業教育對口升入專科和本科的渠道已經建立,比例分別達到了15%和10%,這一套系統完全可以保證就讀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就業有門、升學有望。他還透露,市教委正計劃在普高和職高之間建立起溝通交流的渠道,在普高就讀的學生如果愿意,可以轉入職高就讀,而職高的學生經過一定的考核也可轉入普高就讀。具體到可操作的層面,這次改革直接影響的將是招生部門,他們將因為這一系列規定而處在一個從未面臨過的境遇之中,如何應對?記者從市招辦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本月中旬全省將就此召開專門會議,一整套的新的、符合山東自身特點的招生辦法正在加急擬定中。(本報記者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