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旻珈看規劃】老城區"上新"200個全自動停車位 你期待嗎?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 李倍 攝影、視頻 張力偉
說起市南老城區,想必很多人對它是又愛又恨,愛它的美景美食,恨它的不好停車,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為了吃上某樣美食來到老城區,可是轉了三圈停不下車,最后只能無奈離去,可以說“停車難”已經成了制約老城發展的關鍵因素。
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市南區六街口機械停車庫工程批前公示,建成后將提供停車位200個。
根據規劃,項目占地面積132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216.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279.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937.1平方米。項目將在地面設置兩個出入口,出入口采用鋼構架幕墻形式,地面設置綠化及鋪裝場地,綠化采用時令花卉、常綠灌木喬木和色葉喬木搭配種植。
“六街口”名字的由來,從區位圖上便可知一二,該處圍合區域是六條街的路口,六條街分別是濟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肥城路、泰安路,這里離青島火車站、棧橋、劈柴院、中山路等老城區知名景點都非常近,如果能建造停車場,日后對老城區的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
此前,市南老城區也頻繁發布要興建停車場的規劃,像李村路社會公共停車場、聊城路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如今李村路社會公共停車場已于近日順利通過主體結構驗收,聊城路停車場也即將開工建設,這也就意味著困擾西部老城區多年的交通問題或將迎來極大的改善。
說回此次探訪的六街口機械停車庫工程,據說這是引進了國內較先進的機器人自動化停車技術,停車場達到無人值守的先進化管理程度。從規劃圖上也可以看出,在設備用房中,汽車將會在升降機上自動泊入車位,那既然是升降機,取車時也無需人工駕駛,車子會從地下車庫自動升到地面出口。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看起來高級的全自動停車庫,其建成后的利用率又有多高呢?其實從2000年起,青島就開始興建立體機械停車場和停車位。但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立體停車場在青島“停車難”問題上做出的貢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未來,這種全自動無人值守的立體停車庫使用率又將如何呢?或許還要等市場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