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單行道、劃限時停車泊位……解決停車難,青島交警這樣做“加減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隨著我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隨之而來的“停車難”問題成為市民出行的困擾。連日來,青島交警積極“把脈問診”、挖掘道路潛能,進一步改善和規范城區停車秩序。
校門口改單行道,學生上下學更安心
日前,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小學師生代表將一面印有“踐行初心辦實事護航學子保平安”的錦旗送到交警李滄大隊,感謝他們快速高效地解決了學校門前的交通擁堵難題,為學生上下學保駕護航。
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小學位于興義支路,道路相對狹窄,雙向會車困難,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間,車輛“頂牛”問題突出,既進不來、又出不去。且學校周邊大都是老舊小區,空間有限,難以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導致違停現象嚴重。
經過現場勘查、調研論證后,李滄交警決定對興義支路周邊進行交通組織優化。“我們將校門前的興義支路渠化為西向東行駛,并將東側無名路改為南向北行駛,且完善了周邊的標志、標線,在校門前增設學生接送通道,確保交通有序暢通。”李滄交警介紹。
據了解,10月底,興義支路周邊交通組織優化完成。運行半個多月來,周邊通行效率提高近50%。“校門口現在有了專門的學生接送通道,即停即走,周邊的交通秩序大大改善。”不少家長表示,優化后的交通環境讓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因地制宜施劃,多條道路有了限時停車泊位
如今,老舊小區、商場、企業、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缺乏配套泊位是城市通病。要如何在確保城區道路通暢的前提下,滿足群眾對停車泊位的渴求,一直是交管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近期,市公安局黃島分局交警大隊開展“學李涌創滿意”活動,最大限度解決群眾訴求,挖掘道路潛能,依法依規增加停車泊位7164個,進一步做深做實做細交管服務工作。
日前,黃島交警現場勘踏居民區、商圈等周邊道路,反復研究施劃停車泊位的可行性,并根據屬地化原則,積極對接城管局、街道辦等相關部門,邊排摸、邊協調、邊施劃,對符合條件的路段深度挖潛。同時,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優化勤務安排,有針對性地增加對密集居住區、商圈、醫院、學校等周邊道路的管控力度,堅持“視頻+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快速處置違停車輛,確保群眾出行安全有序。
“根據部分道路白天和夜間車流量情況,我們還施劃了限時停車泊位。比如老城區的浮翠街,兩側都是居民區,夜間車流量很小,泊位限時停車時間為夜間20:00至次日早晨7:20;位于膠南街道的光大路周邊工廠、企業密集,白天夜間車流量都相對較小,但多次實地調查后,考慮到夜間行車安全問題,確定了早8:00至晚20:00限時停車。”黃島交警秩序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限時停車泊位為藍色,均清晰地標注了車位區域、車頭朝向,并在路面和路邊標志牌設有停車時間段。
此外,黃島交警提醒:路邊停車,不按道路順行方向的,即使在停車泊位內,也屬于違法停車;橫向施劃的停車泊位,豎停車輛,不入泊位的,屬于違法停車;藍色限時泊位內超出規定時間段,同樣屬于違法停車。請廣大司機自覺做到依法停車,方向一致,守時停離,規范停車。
籃球場改停車場,多舉措破解“停車難”
近日,施工人員正在對萊西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西側的職工籃球場進行清理和整修。原來,這里將“變身”為寬敞整潔的停車場,增加近70個停車位,滿足周邊居民及辦事群眾的停車需求。“籃球場占地800多平方米,原為滿足職工日常鍛煉、單位賽事舉辦的場所,為解決轄區‘停車難’問題”,大隊協商、論證后,決定進行改造,供市民朋友免費停車。”萊西交警介紹。
如何讓群眾出行更方便、更暢通?朝著這一目標,萊西交警優化了北京路、上海路、煙臺路等路段信號綠波,平峰、高峰均采用雙向綠波方案放行,在煙臺路等多個路口設置可變車道,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在萊西站施劃單行線、加設即停即走抓拍設施,增派警力疏導站前交通,方便市民通行;在多處路段增設停車位,緩解小區、企業周邊“停車難”問題。截至目前,共組織施劃道路標線5萬平方米,施劃路內停車泊位2000個,優化道路標線5000平方米。
同時,為提升交通設施,萊西交警加大資金投入,將5個信號燈路口設施進行升級,增加語音播報功能,提高行人過街安全性;在威海路等城區禁停路段安裝禁停標志197套;更換、維修智能交通設備220余處,確保城區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線、隔離護欄、文明交通提示牌等管理設施設置規范,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完整。并通過數字化賦能,依托集道路交通監測、交通誘導等職能于一體的指揮調度中心,不斷優化道路交通秩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劉波 王偉偉 馮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