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建的青島國際職教城,究竟是座什么“城”?
風云變幻,觀其妙;萬象紛繁,察其理。
用敏銳的洞察、獨到的視角、犀利的思想,解迷局,覓真相。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觀象山
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必然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因此,發展教育,必然要發展職業教育。
8月11日,即墨,青島國際職教城按下了建設的啟動鍵,它將是青島職業教育的“頂級配置”。
山東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青島是高地中的“高峰”。建在青島這座高峰之上,青島國際職教城的高起點注定了不凡的未來。
建設之初,青島國際職教城就瞄準了人工智能、互聯網教育、教育裝備制造等高技術產業,提出了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產教聯動、教城融合、產城合一”,這座特殊的“新城”讓人們對青島未來的職業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
1
青島為什么要建一座職教城?
長期以來,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一些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選擇讀職校,使職業教育出現了被邊緣化的傾向。事實上,職業教育是培養產業技術人才的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就業、服務民生的教育。而且,隨著產業升級,社會對金藍領的認可在逐漸提高。在這一點上,青島的認知要比同類城市“快一步”。
眼下,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再工業化”“高價值制造”“工業4.0”……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將制造業作為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高技術產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不僅僅是指大批研究型人才,還包括大規模應用型人才。國際職教城建設正是青島適應這種發展趨勢進行重點突破的項目。青島國際職教城也將成為青島打造產業之城、工匠之城的重要力量。
2020年1月,全國首個“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教育部和山東省整省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在轉型期的齊魯大地上布下一盤棋。作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青島必須領跑。建設青島國際職教城,就是關鍵一招。
未來,職教城將重點圍繞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物流、汽車制造與維修等板塊,實現專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無縫對接。
職教城給城市帶來的不僅是文化、科技、知識、教育等組成結構的變化。職業院校將向“城”里集聚,消費結構、需求結構、行為結構、信息結構、空間結構等以“城”為中心發生聚合反應,城市為職業教育服務,一定區域的生產勞動為職業教育提供支持,新的聯動模式呼之欲出。
2
打造國際職教城,青島的底氣在哪里?
為城市發展提供應用型人才支撐,青島職業教育有良好的基礎。
首先,意識超前。1989年,青島引入中德雙元制的培養模式,服務產業鏈的意識已經在職校扎根30多年。
其次,功底扎實。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比賽,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組隊參加,獲得31枚金牌,在所有參賽隊伍當中位列第四,在計劃單列市里位居第一名。就在今年年初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外地工人無法返青復工,青島十余所職業院校超過五百名學生站了出來,以扎實的技術能力迅速補充到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和重大工程上,進行頂崗實習,讓青島各大企業順利實現復工復產。
最重要的是,青島為職業教育的未來做出了精準規劃。今年6月,青島在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上,提出了建設職教高地的總體思路:“一區、一城、一基地,三化、三通、三合、三平臺”。這其中的一城就是指青島國際職教城。“一區”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一基地”是中德職業教育基地。
“一體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三化”作為先手棋,重塑具有青島特色的現代職教體系。縱向貫通、橫向融通、校企聯通則能推進青島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
“整合、融合、綜合”的思路推動職業教育各種資源充分涌動。高標準的實習實訓平臺、高質量的就業平臺和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平臺,把傳統的加法變成平臺思維的乘法,通過平臺整合資源,形成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動,實現價值倍增效應。
3
瞄準千億級產業集群,給“職教城”一個美好的預期
青島明確提出,職教高地建設“三年成事”,青島教育要用三年時間打造職教的“青島樣板”,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而青島國際職教城是一個起點。
有“城”之名,更要有“城”之實。青島國際職教城請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團隊進行規劃,將新加坡的生態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植入概念規劃,以人為核心,全面考慮產業、教育、科技、城鄉和區域的協調發展。城內,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空間,有綠色公共交通出行系統,有基于5G技術的智慧城市系統,要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智慧樣板城市。
奠基儀式上,青島國際職教城教育及實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教育信息化大會永久會址、國際職教城基礎設施項目、國際職教城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四個項目同時啟動開工,標志著青島國際職教城建設全面啟動。建成后的職教城不只是職業教育培訓的概念,它的發力點將和青島的發展路徑高度契合。
商業衛星在這里研發,無人機、軌道交通產業在這里生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落戶,一大批涉及教育、人工智能、健康產業、“互聯網+”的產學研項目在職教城運轉。職教城還將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教育裝備產業基地。“人工智能+互聯網教育+教育裝備制造”千億產業集群將讓這座職教城實至名歸。
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未來必會大有可為,也必然大有所為。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職教與普教并駕齊驅,是青島教育多元發展的美好預期。未來可期的國際職教城,承載著一座城市孕育大國工匠、讓“中國制造”更多更快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的雄心壯志。
作者 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