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會和一首府的兩位市委書記來青島,談了這些大事
8月8日,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當天,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的見證下,兩地簽署“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構筑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安全屏障、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和新能源、醫藥、農業、文化、體育、旅游、科技、教育等多領域合作,打造區域合作發展新模式。
同樣為參加本次研討會而來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行程更是密集。在8日、9日兩天時間里,由她率領的呼和浩特黨政考察團實地考察了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舉辦了一場呼和浩特(青島)企業家懇談會,參加了一場由王清憲主持的青島市與呼和浩特市黨政考察團座談會,還簽下70億元的大單……
蘭州、呼和浩特、青島,分別位于黃河上、中、下游,可謂同飲一河水。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之下,三地攜手合作的空間很大,東西互濟、陸海聯動、開放協作、共促“雙循環”,這些都是機會和路徑。如果能率先趟出一條路子,不僅能為各自的發展注入活力,也將為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1
重任在肩,互相懂得
8月8日早上7:30,離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開幕還有一個半小時,各項準備工作緊張有序。
青島、蘭州兩市的主政者“插空”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會談,并見證了青島市政府與蘭州市政府“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的簽署。
蘭州對這次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和膠東經濟圈五市共同參與的盛會是有備而來——對于迫切想要破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蘭州來說,與青島開展務實和深入合作很重要。
青島最打動蘭州的,是把握國家戰略的堅決和擔當。同樣是國之重任在肩,蘭州與青島有著“共同語言”。
李榮燦表示,近年來,青島開放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后,青島主動作為,積極對接內陸城市,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體現了責任擔當。蘭州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推進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責無旁貸、重任在肩、使命光榮。
“長期以來,蘭州與青島在產業、旅游、科研等領域一直擁有良好的合作,希望以此次簽約為新起點,深化溝通交流,加強全方位合作,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發展。”李榮燦說道。
同樣有備而來的還有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除了參加陸海聯動研討會,王莉霞此次青島之行還有很多行程。8月8日至9日,由她率領的呼和浩特黨政考察團實地考察了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9日上午,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呼和浩特(青島)企業家懇談會;9日下午,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八大關小禮堂,參加了由王清憲主持召開的青島市與呼和浩特市黨政考察團座談會。
如此密集的行程,也說明呼和浩特對此次青島之行的重視。在企業家懇談會上,呼和浩特一口氣簽下總投資額70.6億元的7個大項目。
對于青島,呼和浩特最看中的是兩城在區位、資源稟賦上的互補性和協同性。
王莉霞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長遠發展做出戰略指引,要求內蒙古登高望遠,規劃事業、謀求發展要跳出當地、跳出自然條件限制、跳出內蒙古,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下,與沿海開放城市青島合作,正是呼和浩特著眼于世界眼光、大局意識所做出的選擇。
“我們跳出自身找差距、放眼沿海謀發展,希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陸海聯動促進兩市產業發展、人員互動,特別是在旅游業發展中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兩座城市之間的合作走深走實,共同提升合作成效、延伸合作情誼。”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沿黃流域各省市急切想要破題的重大國家戰略,行動果斷、資源稟賦互補性強、開放優勢突出的青島,自然是最佳的合作伙伴之一。
2
產業協作是最佳突破口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盤大棋,到底要如何下?呼和浩特、蘭州等城市與青島的合作,就是對這一區域一體化戰略的初步探索。
企業家懇談會上,呼和浩特組成了包括市委書記、三位副市長在內的“超豪華推介團隊”,向膠東五市企業家們表達誠意、敞開市場。
提起呼和浩特,大家可能會想到它是“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草原旅游城市,是孕育出蒙牛、伊利兩大品牌的“世界乳都”。如果沒有這次全面和深入的推介,很多人可能不會注意到,如今的呼和浩特還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與青島產業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和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
比如,在電價“洼地”效應的帶動下,呼和浩特形成了以硅材料為龍頭,涵蓋單晶硅、多晶硅、碳化硅、碳纖維、藍寶石等的多元化產業體系,晶體年產能30GW、晶片產能6GW,產銷規模位于全球前列;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口蹄疫疫苗處于世界一流水平;呼和浩特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示范區”核心區、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目前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72萬臺,顯鴻科技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芯片“蒙芯”被廣泛應用在交通、電力、物流等領域。
目前,呼和浩特已經形成了綠色食品加工、電力能源、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光伏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都面臨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呼和浩特正在布局工業互聯網北方節點城市,工業大數據應用在首府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在呼和浩特推出的五大類大數據招商項目中,“工業互聯網”類項目赫然在列……
兩地的企業家一拍即合。本次懇談會,有總投資額70.6億元的7個大項目簽約,其中包括: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網項目和新能源微網項目,總投資額20億元;青島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300MW風電及200MWp光伏項目,總投資額26億元;山東開創集團的綠色產業雙創園區項目,總投資額10億元;振華集團的新華廣場地下空間互聯互通建設項目,總投資額12.6億元;微眾控股有限公司的5G網紅直播基地項目,總投資額1.5億元……
大批項目的簽約合作,讓我們看到呼和浩特與青島在做大產業協同方面的無限可能。
3
互聯互通,打造大通道
區域一體化,產業協同是主體,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則是基礎和前提。
要素互聯互通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在頂層規劃尚未明確的時候,“點對點”、契合城市自身特點和需要的“先行先試”已經開始。
“去年11月份,我們開通了蘭州—青島鐵海聯運班列,山東省港口集團在甘肅設立內陸港,打通了甘肅向東出海、山東向西出境的高效便捷貿易通道。”李榮燦在陸海聯動研討會上提到。
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青島與蘭州約定推進陸海互聯,發揮蘭州市西北地區交通樞紐、青島市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作用,暢通東西物流通道,密切陸港協作,放大蘭州至青島海鐵聯運班列作用,合力構筑黃河流域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
不止于交通的互聯互通。
合作還協議提到,擴大農產品合作,利用青島鄰近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地理優勢,加強兩市農林牧漁資源開發、特色農產品進出口等領域合作,提升蘭州“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等特色農產品市場知名度,捆綁提升與日韓貿易合作層級;打通兩地水產品冷鏈市場;利用青島海產品質量高、價格低的產地優勢,建立一條青島直達蘭州的運輸效率高、時效性強的冷鏈運輸通道,提升青島水產品市場占有率。
在推進文化體育旅游合作方面,雙方將依托黃河風情線、絲綢之路線,打造“陸海同游、東西互賞”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旅游資源共享,共同弘揚黃河文化;加密青島—蘭州直航航線,推動郵輪海上游與西部自駕游統籌互動,聯合開展文旅營銷,共同舉辦大型旅游節會活動,實現線路共推、客源互送。
在推進開放協作方面,發揮“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城市作用,促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甘肅(蘭州)國際陸港、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交流合作,開展國際合作制度創新,攜手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日韓等國家的合作……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份合作框架協議不乏具體而微的項目抓手,比如放大蘭州至青島海鐵聯運班列作用、建設冷鏈運輸通道、加密青島—蘭州直航航線、推動郵輪海上游與西部自駕游統籌互動、放大蘭州至青島海鐵聯運班列作用、在功能區開展國際合作制度創新等等。
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兩地攜手打造“大通道”的思路十分清晰:放大青島毗鄰日韓這一對外開放最大的先天優勢,放大海鐵聯運班列作用,構筑黃河流域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以此為基礎實現人流、物流等一切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
在重大國家戰略機遇面前,等待只會坐失良機。蘭州、呼和浩特、青島三城的互動與攜手,是一個積極有益的嘗試!
作者|疾風 策劃|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