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山|站在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青島民營企業開啟新一輪發展大幕
城市與企業互相成全、共同成長,企業的命運系于城市的命運,企業的發展關乎城市的未來。
站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青島,拿什么樣的具有全國全球引領力的企業奉獻給這個時代?11月15日,以“發現未來的青島華為”為主題的民營經濟創意會暨青島市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舉行,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為上榜企業代表頒獎,并發表了發人深省,令與會企業家心潮澎湃的講話——
“哪里的民營企業活躍,哪個地方的經濟就有活力?!?/p>
“誰不敢支持民營經濟,就是對自己做到‘親’‘清’沒有信心,就是對自己的黨性沒有信心?!?/p>
“把青島打造成我國縱深開放新的戰略支點,必須有撐得起這個戰略支點的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p>
“一批批生機勃勃的民營企業在青島的沃土上成長起來,才是青島發展的真正底氣;一個個民營企業在青島國際合作新平臺上成長壯大、走向世界的驚艷故事,才是青島最有感召力的發展形象?!?/p>
王清憲向民營企業發出“深情號召”:“希望全市民營企業家一定要在心中一直激蕩著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中再領風騷的豪情和志氣,站在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青島發展慢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營企業活力不足、創新引領不夠
從建國之后輕紡工業的“上青天”,到90年代制造業的“五朵金花”,青島的明星企業曾經如此耀眼。青島成為一座世界名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這么一串串名企。作為一個以制造業立身的城市,青島曾經長時期引領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然而今天,青島產值前20位的制造業企業中,除了海爾、海信,沒有一家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企業。
這些年,青島確實在發展,但別人的發展卻比青島更快,青島在不斷發展中慢慢落后了。深圳不必說了,蘇州、成都、南京、武漢也都紛紛超過了青島。
他們靠什么呢?靠的就是一大批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的創新型企業,這些創新型企業基本都是活力四射的民營企業。
但今天,青島民營企業發展的步子慢了。11月15日,由青島市工商聯發布的首個青島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顯示,青島百強民營企業營收總額(5065.48億),加起來不如一個華為(7212.02億)。僅有青建、新希望六和、利群、新華錦、世紀瑞豐5家上榜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與同為副省級城市的杭州(36家)、深圳(28家)、寧波(15家)相去甚遠,在省內也不如東營(15家)、濱州(8家)和淄博(6家)。
哪里的民營企業活躍,哪里的經濟就有活力??梢哉f,民營企業活力不足、創新引領不夠,是青島這座城市不像往日那樣光芒照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島急,民營企業更急
當然,我們不必去追問、去詰難歷史,我們更需要的是面向未來。
在中國經濟跨入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在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國家使命的今天,站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青島,拿什么樣的具有全國全球引領力的企業奉獻給這個時代?這是需要全青島的企業家們共同作答的一個課題。
要把青島打造成我國縱深開放新的戰略支點,必須有撐得起這個戰略支點的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青島的民營企業和青島這座城市,一起站在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是放開手腳、大干一場的時候了!
青島急,民營企業更急。這座城市向前邁進的每一步,背后都有民營企業家的一份力量。一批順應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大潮的優秀民營企業家迅速成長起來,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
青島即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玉蘭,利群集團董事局主席徐恭藻,國清集團董事局主席、青建集團主席杜波,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明月海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防,紅領集團董事長張代理等一大批崛起的民營企業家推動青島經濟不斷站上新高度。
和這座城市一樣,青島民營企業身上有著開拓進取、勇于爭先的特質,對于目前的狀況,民營企業自然是不會服輸的。他們心中激蕩著一定要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中再領風騷的豪情和志氣。
目前,青島民營企業正在形成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青島百強民營企業的平均營收增長率和平均資產總額增長率高于全省和全國水平。比如青島聯誼集團有限公司營收增長1680.62%,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營收增長903.94%,青島沃隆食品有限公司營收增長711.05%……
一些企業展現了驚人的發展潛力。比如入圍中國2018獨角獸榜單的四家青島企業,全部屬于前沿科技領域;今年新評選出的22家青島“隱形冠軍”,在國內細分領域處于明顯領先地位;在近幾屆“創客中國”總決賽獲獎的康立泰等初創企業,實現了青島多項“零的突破”。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青島換道超車的機會已經來了,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他們有成長為巨頭的機會。
真正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
如何看待民營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什么是自己人?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王清憲說。
針對有些人對支持民營經濟的種種顧慮,王清憲鮮明地提出:誰不敢支持民營經濟,就是對自己做到“親”“清”沒有信心,就是對自己的黨性沒有信心。
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要見諸行動。最重要的是弘揚企業家精神;弘揚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是尊重企業家的創意創造。
青島鼓勵企業家當“編劇”,提出做大做強做成產業集群的“劇本”,由政府去論證、成全這些創意,政企聯手整合資源,打造一批營業收入100億、500億、1000億的企業和1000億、5000億的產業集群,實現跨代趕超和產業倍增。
前不久,青島市委召開專題會議,專門研究偉東集團打造“人工智能+互聯網教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創意。全力支持本地一家民營企業牽頭搞千億級產業集群,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眼下的青島,對國企、民企,本地企業、外地入戶青島企業一視同仁,只要企業有想法,青島就全力給予支持。青島就是要讓有本事、有力量、有智慧、有資源的企業有底氣地奮勇向前,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發現培育自己的華為、騰訊。
真正為民營企業雪中送炭
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這其中“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最為突出。
如何搬走“三座大山”、破解發展難題?這正是考驗“有難同當,肝膽相照”的關鍵時刻。
青島鼓勵民企參與混改,全市1.9萬億的優質國有企業資產,今年全部面向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招商引資。
今年以來,青島減稅力度不斷加大,前三季度,全市累計減稅降費200億元,企業享受到實惠。但另一方面,青島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931.4億元,增速僅為0.8%。
一減,一降,考驗的是政府的定力與“誠意”。“我們寧肯財政過緊日子,全年降低行政性開支20%,也要足額保證企業減稅降費不打折扣,決不用其他的手段擠企業的牙膏,真正與企業共渡難關?!蓖跚鍛椀囊幌挘o企業吃了“定心丸”,心理暖暖的。
企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青島正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的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方面,只要深圳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這是鄭重的承諾,也是堅定的決心。
目前,青島在17個經濟管理部門設置了市場配置促進處,更好認識市場、尊重市場、利用市場;建立依法倒逼政策兌現機制,政府聘請法律服務機構面向企業進行政策的宣傳解讀、適用咨詢、實施監督;對2018年底以前出臺的支持企業政策全面梳理,進行全面整合,把政策推向市場,讓企業真正享受到紅利、快速生長。
所有這一切,目的就是要打造讓企業家舒服的政務服務生態,讓廣大民營企業家無后顧之憂,放開手腳,發揮特長,不斷創造佳績。
為民營企業插上高飛遠飛的翅膀
在改善發展環境的同時,青島還助力提升企業自身的內生活力。
青島與南方先進城市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青島企業與南方優秀企業之間的差距;而青島企業與南方企業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資本意識、運用資本能力的差距。
為了給青島企業補上“資本課”,11月13日,青島啟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計劃用一年時間讓全市1萬名企業家充分認識資本市場、自覺利用資本市場,推動各類財富與產業、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在青島互動耦合、實現價值倍增。
可以想見,如果有一批走在資本市場前排的企業,那青島企業的整體實力將再上臺階,再創輝煌,青島經濟發展的面貌也將大為改觀。
11月7日,青深企業家聯誼會在深圳成立,青島、深圳各有超過100家企業入會。搞這樣一個聯誼會就是要把“學深圳、趕深圳”,真正變成一種市場主體的自發行動。在王清憲看來,只有企業和企業家奮發圖強,青島“學深圳、趕深圳”才真正擁有未來和希望。
青島正在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其間,蘊含著無限的機遇。當然,要想抓住這些機遇,民營企業家必須要有全球的視野,要有戰略的雄心,要有產業的前瞻。
目前,青島正全方位搭建平臺,整合國內國際資源,打造“國際客廳”,這也是在為民營企業營造人脈、拓展空間。
一批批生機勃勃的民營企業在青島的沃土上成長起來,才是青島發展的真正底氣;一個個民營企業在青島國際合作新平臺上成長壯大、走向世界的驚艷故事,才是青島最有感召力的發展形象。
企業強,則青島強??梢韵胍姡絹碓蕉嗟钠髽I正愈發堅定在青島發展的信心,并不斷在青島汲取發展的養分,在青島的托舉下,高飛遠飛!
作者|沈默
2019-11-16 新華網
2019-11-16 青青島社區
2019-11-16 中新網
2019-11-16 青島新聞網
2019-11-16
2019-11-16 青島新聞網
2019-11-16 青島新聞網房產
2019-11-15 青島二中
2019-11-16 青島新聞網
2019-11-16 愛青島